寒湿痹,苗止金疮血。
图经曰∶青葙子,生平谷道旁,今江淮州郡近道亦有之。二月内生青苗,长三、四尺。
叶阔

柳细软,茎似蒿,青红色。六月、七月内生花,上红下白。子黑光而扁,有似莨菪。根似蒿
根而白,直下独茎生根。六月、八月采子。又有一种花黄,名陶珠术,苗亦相似,恐不堪用
之。
雷公云∶凡用,勿使思 子并鼠 子。其二件真似青葙子,只是味不同。其思 子味粗,


有涎。凡用先烧铁臼杵,单捣用之。广利方治鼻衄出血不止。以青葙子汁三合,灌鼻中。三
国志云∶《魏略》∶初平中有青牛先生,常服青葙子,年如五、六十者,人或识之,谓其已
百岁有余尔。
衍义曰∶青葙子,《经》中并不言治眼,《药性论》始言之。能治肝脏热毒冲眼、赤障、


。萧炳亦云∶理眼。日华子云∶益脑髓、明耳目,镇肝。今人多用治眼,殊不与《经》意相
当。



<目录>卷第十

<篇名>(音桓)菌(音郡)

属性:味咸、甘,平、微温,有小毒。主心痛,温中,去长虫白癣(音藓)蛲(
音饶)虫,蛇螫毒,症瘕诸虫,疽蜗,去蛔虫、寸白,恶疮。一名 卢。生东海池泽及渤海
章武。八月采,阴干。(得酒良,畏鸡子。)
陶隐居云∶北来,此亦无有。形状似菌,云鹳屎所化生,一名鹳菌。单末之,猪肉 和
食,
可以遣蛔虫。唐本注云∶ 菌,今出渤海芦苇泽中咸卤地,自然有此菌尔。亦非是鹳屎所化
生也。其菌色白轻虚,表里相似,与众菌不同。疗蛔虫有效。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

出沧州。秋雨以时即有,天旱及霖即稀。日干者良。药性论云∶ 菌,味苦。能除腹内冷痛
,治白秃。
食疗云∶菌子,发五脏风,壅经络,动痔病,昏多睡,背膊、四肢无力。又,菌子有数
般,
槐树上生者良。野田中者,恐有毒,杀人。又,多发冷气。外台秘要∶治蛔虫攻心如刺,吐

汁。 芦一两杵末,以羊肉 和之,旦顿服佳。金匮玉函云∶菌仰卷及赤色,不可食。木耳
青色及仰生者,不可食之。



<目录>卷第十

<篇名>白芨

属性:\r白芨\pd238.bmp\r
味苦、辛,平、微寒,无毒。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鬼击,痱

音肥)缓不收,除白癣疥虫。一名甘根,一名连及草。生北山川谷,又冤句及越山。(紫石

为之使,恶理石,畏李核、杏仁。)
陶隐居云∶近道处处有之。叶似杜若,根形似菱米,节间有毛。方用亦稀,可以作糊。
唐本
注云∶此物,山野人患手足皲(音军)拆,嚼以涂之有效。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反乌头。

七月实
熟,黄黑色,冬凋。根似菱,三角,白色,角头生芽。今出申州。二月、八月采根用。吴氏
云神农∶苦。黄帝∶辛。李氏∶大寒。雷公∶辛,无毒。茎叶如生姜、藜芦,十月华,直上
,紫赤,根白连,二月、八月、九月采。药性论云∶白芨,使。能治结热不消,主阴下痿,
治面上 ,令人肌滑。日华子云∶味甘 止惊邪血邪,痫疾,赤眼症结,发背瘰 ,肠风
痔,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风痹。
图经曰∶白芨,生北山川谷,又冤句及越山,今江淮、河、陕、汉、黔诸州皆有之,生
石山

。春生苗,长一尺许。似 榈及藜芦,茎端生一台,叶两指大,青色。夏开花紫。七月结实
至熟,黄黑色。至冬叶凋。根似菱米,有三角,白色,角端生芽。二月、七月采根。今医治
金疮不瘥及痈疸方中多用之。
经验方∶治鼻衄不止甚者。白芨为末,津调涂山根上,立止。
衍义∶白芨,文具白蔹条下。



<目录>卷第十

<篇名>大戟

属性:\r大戟\pd239.bmp\r
味苦、甘,寒、大寒,有小毒。主蛊毒,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吐
逆,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一名邛钜。生常山。十二月采根,阴干。(反甘草
。)
陶隐居云∶近道处处皆有。至猥贱也。臣禹锡等谨按唐本云∶畏菖蒲、芦草、鼠尿。蜀


经云∶苗似甘遂高硕,叶有白汁,花黄。根似细苦参,皮黄黑,肉黄白。五月采苗,二月、
八月采根用。尔雅云∶荞,邛钜。注云∶今本草大戟也。药性论云∶大戟,使。反芫花、海
藻,毒用菖蒲解之。味苦、辛,有大毒。破新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