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
血,能堕胎孕。日华子云∶小豆为之使,恶薯蓣。泻毒药,泄天行黄病温疟,破症结。
图经曰∶大戟,泽漆根也。生常山,今近道多有之。春生红芽,渐长作丛,高一尺以来。


初生杨柳小团。三月、四月开黄紫花,团圆似杏花,又似芜荑。根似细苦参,皮黄黑,肉黄
白色,秋冬采根,阴干。淮甸出者茎圆,高三、四尺,花黄,叶至心亦如百合苗。江南生者
叶似芍药。医家用治隐疹风,及风毒脚肿,并煮水热淋,日再三便愈。李绛《兵部手集方》

疗水病,无问年月深浅,虽复脉恶亦主之。大戟、当归、橘皮各一大两切,以水二大升,煮
取七合,顿服。利水二、三斗,勿怪。至重,不过再服便瘥。禁毒食一年,水下后更服,永
不作。此方出张尚客。
雷公云∶凡使,勿用附生者,若服冷泄气不禁,即煎荠 子汤解。夫采得后,于槐砧上
细锉
,与细锉海芋叶拌蒸,从巳至申,去芋叶,晒干用之。太上八帝玄变经大戟必泻。



<目录>卷第十

<篇名>泽漆

属性:\r泽漆\pd240.bmp\r
味苦、辛,微寒,无毒。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利大
小肠,明目,身轻。一名漆茎,大戟苗也。生泰山川泽。三月三日、七月七日采茎叶,阴干
。(小豆为之使,恶薯蓣。)
陶隐居云∶此是大戟苗,生时摘叶有白汁,故名泽漆,亦能啮人肉。臣禹锡等按蜀本图

云∶五月采,日干用。药性论云∶泽漆,使,治人肌热,利小便。日华子云∶冷,微毒。止
疟疾,消痰退热。此即大戟花。川泽中有。茎梗小,有叶花黄,叶似嫩菜,四、五月采之。
图经曰∶泽漆,大戟苗也。生秦山川泽,今冀州、鼎州、明州及近道亦有之。生时摘叶
有白

出。亦能啮人,故以为名。然张仲景治肺咳上气,脉沉者,泽漆汤主之。泽漆三斤,以东流
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然后用半夏半升,紫参、生姜、白前各五两,甘草、黄芩、人参、
桂各三两,八物 咀之,纳泽漆汁中,煎取五升。每服五合,日三,至夜服尽。
唐本余∶有小毒。逐水,主蛊毒。圣惠方∶治十种水气。用泽漆十斤,于夏间取茎、嫩
叶,
入酒
一斗,研汁约二斗,于银锅内,慢火熬如稀饧,即止,瓷器内收。每日空心温酒调下一茶匙
,以愈为度。



<目录>卷第十

<篇名>茵芋

属性:\r茵芋\pd241.bmp\r
味苦,温、微温,有毒。主五脏邪气,心腹寒热,羸瘦,如疟状,发作有时,诸关
节风湿痹痛,疗久风湿,走四肢,脚弱。一名莞草,一名卑共。生泰山川谷。三月三日采叶
,阴干。
陶隐居云∶好者出彭城,今近道亦有。茎叶状如莽草而细软。取用之皆连细茎。方用甚
稀,
淮以合疗风酒散。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苗高三、四尺,叶似石榴短浓,茎赤。今出

州、雍州。四月采茎、叶,日干。药性论云∶茵芋,味苦、辛,有小毒,能治五脏寒热似疟
,诸关节中风痹,拘急挛痛,治男子、女人软脚毒风,治温疟发作有时。日华子云∶治一切
冷风,筋骨怯弱羸颤。入药炙用。出自海盐。形似石南,树生,叶浓,五、六、七月采。
图经曰∶茵芋,出泰山川谷,今雍州、绛州、华州、杭州亦有之。春生苗,高三、四尺,


。药似石榴而短浓,又似石南叶。四月开细白花,五月结实。三月、四月、七月采叶连细茎
,阴干用。或云日干。胡洽治贼风,手足枯痹,四肢拘挛。茵芋酒主之。其方∶茵芋、附子
、天雄、乌头、秦艽、女萎、防风、防己、踯躅、石南、细辛、桂心各一两,凡十二味切,
以绢袋盛,清酒一斗渍之。冬七日,夏三日,春秋五日,药成。初服一合,日三,渐增之,
以微痹为度。



<目录>卷第十

<篇名>赭(音者)魁

属性:味甘,平,无毒。主心腹积聚,除三虫。生山谷。二月采。
陶隐居云∶状如小芋子,肉白皮黄,近道亦有。唐本注云∶赭魁,大者如斗,小者如升。

似杜蘅。蔓生草木上。有小毒。陶所说者,乃土卵尔。不堪药用,梁、汉人名为黄独,蒸食
之。非赭魁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苗蔓延生,叶似萝摩,根若菝 ,皮紫黑,肉

赤,大者轮 如升,小者若拳,今所在有之。据《本经》云无毒。而苏云有小毒。又云陶说
者,梁、汉人蒸食之。则无毒明矣。乃陶说为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