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三两煮薄饮,酒和饮之。发汗出愈,随人加减。子母秘录∶小儿鹅口不乳,丹黍米汁敷上。
衍义曰∶丹黍米,黍皮赤,其米黄,唯可为糜,不堪为饭。粘着难解,然亦动风。



<目录>卷第二十五

<篇名>白粱米

属性: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益气。
陶隐居云∶今处处有,襄阳竹根者最佳。所以夏月作粟餐,亦以除热。唐本注云∶白粱
穗大
,多毛且长。诸粱都相似,而白粱谷粗扁长,不似粟圆也。米亦白而大,食之香美,为黄粱
之亚矣。陶云竹根,竹根乃黄粱,非白粱也。然粱虽粟类,细论则别,谓作粟餐,殊乖的称
也。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白粱米,患胃虚并呕吐食及水者,用米汁二合,生姜汁一合,
服之。性微寒,除胸膈中客热,移五脏气,续筋骨。此北人长食者是,亦堪作粉。
图经文具青粱米条下。
千金方∶主霍乱不吐。白粱米五合,水一升,和之顿服如粥食。肘后方∶手足忽发疣。
取粱粉,铁铛熬令赤以涂之,以众人唾和涂上,浓一寸,即消。食医心镜∶治虚热,益气和
中,止烦
食之。
衍义文已具青粱米条下。



<目录>卷第二十五

<篇名>黄粱米

属性:味甘,平,无毒。主益气和中,止泄。
陶隐居云∶黄粱,出青、冀州,此间不见有尔。唐本注云∶黄粱,出蜀、汉,商、浙间
亦种
之。穗大毛长,谷米俱粗于白粱,而收子少,不耐水旱。食之香美,逾于诸粱,人号为竹根
黄。而陶注白粱云∶襄阳竹根者是。此乃黄粱,非白粱也。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去客
风,治顽痹。
图经文具青粱米条下。
外台秘要∶小儿面身生疮如火烧。以一升末,蜜水和敷之,瘥为度。又方∶治霍乱烦燥。
以黄粱米粉半升,水一升半,和绞如白饮,顿服。糯米亦得。肘后方∶治霍乱吐下后,大渴
多饮
水一斗,煮取三升清澄,稍稍饮之。食医心镜∶主益气和中,止泄痢,去
中等病。以作饮食之。兵部
手集∶治孩子赤丹不止。土番黄米粉、鸡子白和
衍义文已具青粱米条下。



<目录>卷第二十五

<篇名>米

属性:味苦,无毒。主寒中,下气,除热。
陶隐居云∶此是以米为 尔,非别米名也。末其米脂和敷面,亦使皮肤悦泽,为热不及

也。唐本注云∶ 者,生不以理之名也。皆当以可生之物为之。陶称以米为 ,其米岂更能
生乎?只当取 中之米尔。按《食经》称用稻 ,稻即 谷之名,明非米作。臣禹锡等谨按
日华子云∶ 米,温。能除烦,消宿食,开胃。又名黄子。可作米醋。
唐本余取半生者作之。
衍义曰∶ 米,此则粟 也,今谷神散中用之,性又温于大麦 。



<目录>卷第二十五

<篇名>舂杵头细糠

属性:主卒噎。
陶隐居云∶食卒噎不下,刮取含之即去,亦是舂捣义尔。天下事理,多有相影响如此也。
今移自
圣惠方∶治膈气,咽喉噎塞,饮食不下。用碓觜上细糠,蜜丸如弹子大,非时含一丸咽


衍义文已附陈廪米条下。



<目录>卷第二十五

<篇名>小麦

属性:\r小麦\pd512.bmp\r
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止躁渴咽干,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以作曲
,温,消谷,止痢。以作面,温,不能消热止烦。
陶隐居云∶小麦合汤皆完用之,热家疗也。作面则温,明 麦亦当如此。今服食家啖面,

及大 麦,犹胜于米尔。唐本注云∶小麦汤用,不许皮坼,云坼则温,明面不能消热止烦也
。小麦曲止痢,平胃,主小儿痫,消食痔。又有女曲、黄蒸。女曲,完小麦为之,一名 (
音桓)子;黄蒸,磨小麦为之,一名黄衣。并消食,止泄痢,下胎,破冷血也。今按陈藏器
本草云∶小麦,秋种夏熟,受四时气足,自然兼有寒温,面热麸冷,宜其然也。河、渭以西
,白麦面凉,以其春种阙二时气,使之然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以作 ,微寒。主消渴
,止烦;以作曲,止痢,平胃,主小儿痫,消食痔。萧炳云∶麦酱和鲤鱼食之,令人口疮。
药性论云∶小麦,臣,有小毒。能杀肠中蛔虫,熬末服。陈藏器云∶麸,味甘,寒,无毒。
和面作饼,止泄利,调中,去热,健人,蒸热袋盛,熨人。马冷失腰脚,和醋蒸,抱所伤折
处,止痛散血。人作面,第三磨者凉,为近麸也。小麦,皮寒肉热。又云∶麦苗,味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