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下于肘中
也。足履乎地,股、膝、胫、足居腰与少腹之下,故为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乃下以
候下也。
参各家注,此审别形声,脏腑,外内之法也。首言两旁,次言前后,次言上下。盖以左
右三部之脉,正候之外,推而及于三部之两旁,三部之前后,且上而极于鱼际之上,下而极
于尺泽之下,无所不到,可谓候法无余蕴矣。今即以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引一语而比例之。
既以尺部之两旁候形身之季胁,便知关部之两旁可以候形身之两胁,寸部之两旁可以候形身
之两腋。书不尽言,学人当得其意而引伸也。其曰前后者,以寸、关、尺各部,前一分为前
,后一分为后,乃各部之交界处也。其曰上下者,言上而更上于寸,下而更下于尺也。总而
言之,首言外内,次言前后,盖以两手之脉,平以分之,有如文王之卦,离南坎北,震东兑
西,以候形身之四旁。上竟上 ,下竟下者,有如伏羲之卦,竖以观之,而天地定位也。此
章以人身配六合,三部九候法,以人身配三才,所谓人身小天地者此也。
问曰∶《经》言心肝居左,脾肺居右,是脏气之出于左右,抑脏体之偏与。曰∶天为阳
,地为阴,东南为阳,西北为阴。圣人南面而立,左为阳,右为阴。天一生水,水生木,木
生火,是以心肝居左也。地二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以脾肺居右也。此先天之五行,本
于阴阳水火,分而上生,非脏体之谓也。又心主脉,肝主血,血脉生于水精,是以左手三部
俱主血,肺主周身之气,脾主元真之气,气生于火,是以右手三部皆主气,此皆阴阳互换之
妙,善诊者不可不知。
愚按∶诊候之法,各家不同,善诊者便宜熟记于心,随机应变,则指下了然矣。余视此着
时行诸书,虽高一格,而究竟为唐宋后各家之小技也。今欲为初学启蒙,遽以《灵》、《
素》授之,恐学人畏其难而中阻,然又恐示之以“易”则争趋于“易”,终无以造乎精微之
域,反为斯道害。惟《内经・脉要精微论》一章,各家脉书,不过绘其部位,而所言诊法,
大不相符,相沿已久,必不能一时更改其说。但《圣经》炳如日星,录此一节,以俟后之学
者,起而明之。



<目录>卷一\四诊易知

<篇名>附录徐灵胎诊脉决死生论

属性:(时医开口辄云脉象,便知其惯习欺人小技,而学术必陋。凡医书论脉愈详,读者愈难体
会,大抵不肯说实话耳。今读此论,句句是实话,喜而录之,并拟韵以便记诵。)
生死于人大矣,而能于两手方寸之地,微末之动,即能决其生死,何其近于诬也,然古
人往往百不失一者何哉。其大要则以胃气为本。盖人之所以生,本乎饮食,《灵枢》云∶“
谷入于胃,乃传之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寸口属肺金,为百脉之所会,故其来也,有
生气以行乎其间,融和调畅,得中土之精英,此为有胃气,得者生,失者死,其大较也。其
次则推天运之顺逆。人气与天气相应,如春气属木脉宜弦,夏气属火脉宜洪之类,反是则与
天气不应。又其气则审脏气之生克,如脾病畏弦,木克土也,肺病畏洪,火克金也。反是则
与脏气无害。又其次则辨病脉之从违。病之与脉,各有宜与不宜,如脱血之后,脉宜静细,
而反洪大,则气亦外脱矣。寒热之证,脉宜洪数,而反细弱,则真元将陷矣。至于真脏之脉
,乃因胃气已绝,不营五脏。所以何脏有病,则何脏之脉独现。凡此皆《内经》、《难经》
等书,言之明白详尽,学人苟潜心观玩,洞然易晓,此其可决者也。至云诊脉即可以知何病
,又云人之死生,无不能先知,则又非也。盖脉之变迁无定,或有卒中之邪,未即通于经络
,而脉一时未变者。或病轻而不能现于脉者。或有沉痼之疾,久而与气血相并,一时难辨其
轻重者。或有根据经传变,流动无常,不可执一时之脉,而定其是非者。况病之名有万,而脉
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而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
以此欺人也。若夫真脏之脉,临死而终不现者,则何以决之,是必以望、闻、问三者,合而
参观之,亦百不失一矣。故以脉为可凭,而脉亦有时不足凭。以脉为不可凭,而又凿凿乎其
可凭,总在医者熟读经学,更深思自得,则无所不验矣。若世俗无稽之说,皆不足听。



<目录>卷一\四诊易知

<篇名>拟补徐灵胎诊脉论诗

属性:微茫指下最难知,条绪寻来悟治丝(旧诀七表、八里、九道共二十四字,李士材添加共二
十七字,愈多则愈乱也。试观治丝者必得其头绪,而始有条不紊。)三部分持成定法(谓寸、关
、尺三部,)八纲易见是良规(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