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身冷如冰,目上视而不能转睛之危证可见,若加痰
声漉漉,气喘抬肩,不半刻死矣。若利止而手足渐温,人渐安静,不药可愈。若利止而大烦
大渴,欲引冷水者,是从太阴而出于阳明。《经》云∶“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宜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之类以清其燥。或初由阳明头项强痛证,末用桂枝汤解脱,医者卤笨而反下之
,间有未服药,而遽然下利不止者,系邪不外出而用内攻则为喘,喘则皮毛开,发而为汗
。诊其脉,急数之中,时见一止,名之曰“促”。因此而知邪虽内陷,其气仍欲外出。自当
以葛根黄连黄芩汤,乘机而施升发,使内者外之,陷者举之,此为太阳协热下利凉解之一法
也。又或太阳头项强痛病,未用桂枝汤以解肌,医者卤笨而数下之,间或未经服药而自利,
利甚,则胃虚而生寒,中气无权,即不能推托邪热以解肌,遂协同邪热而下利,下利不止,
则胃愈虚,而阴气愈逆于上,而为心下痞硬,宜桂枝人参汤解其表里,此为太阳协热下利温
托之一法也。又或利止而忽然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多呕,此邪气欲从少阳而外出,宜小柴胡
汤乘机以利导,或四逆散以顺接阴阳,一服而手足即温,此为少阳枢转之一法也。先圣所谓
∶“从阴出阳者生。”阳指三阳而言也。若夫吐利不止,四肢冰冷不回,理中、四逆、吴茱
萸之类随服随即泄去,俗名直肠洞泄,此胃脾俱败,两土同崩,卦取诸剥,此太阴内陷之死
证也。若吐止利断,而咽痛声哑,两足挛急,是邪从太阴而传及少阴。《经》云∶“少阴之
脉循喉咙,萦舌本。”又云∶“少阴之脉,循足阴股是也。”《伤寒论》云∶“少阴之为病
,脉微细,但欲寐。”凡此为少阴寒化热化俱有之证,宜细辨而用大剂,可救十中之一、二
。或面赤如朱,下寒而真阳上脱,名为戴阳。或身冷自汗,但躁不烦,欲卧于泥水之中,内
寒而热散于外,名为格阳。二证为阴盛阳亡,真寒假热之证,非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姜附
用至一、二两,水浸冷冻饮料,或间入人尿、猪胆汁,日夜服五、六剂,不能救之。或吐利后,
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 者,为少阴之水火不交,宜栀子豉汤,此烦躁兼见之中

而烦重于躁,为少阴热化之稍轻者。若心烦而至于不得卧,手足躁动不安,宜黄连阿胶汤。
此烦躁兼见之中,而躁重于烦者,为少阴热化最重之证。至于热一阵则利止,厥一阵则又利
,即厥阴之厥热相间证,不以日计,而以时计,得其意而变通可也。大抵热多厥少为顺,厥
多热少为逆,若但厥无热,不可为矣。又须参《伤寒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证,以定为真厥阴证。盖此证以风木为本,以阴寒为标,以少阳
之火热为中见,所以然者,三阴至厥阴为阴之已极,故不从标本,而从中见也。寒热二证,最宜
细辨,如不得中见之化,则为寒证。《伤寒论》谓∶“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
还者死。”若欲于死证求生,舍通脉四逆汤兼以灸法,万无生理。如中见之化太过,则为热
证。《伤寒论》谓∶“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又谓∶“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
汤主之。”又谓∶“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喻嘉言借用小柴胡汤。又谓∶“热利下重者
,白头翁汤主之。”又谓∶“下利
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又谓下利
谵语者,有燥屎故也,宜小承气汤。”又谓∶“下利后更
烦,按之心下濡者,虚烦也,宜栀子豉汤。”余合前后各条,而细绎论中之旨,厥阴为阴之
极,若不得中见之化,其死倍速于他经。故吴茱萸汤《伤寒论》本篇只治干呕吐涎沫,头痛
之病。而余则以大吐,大利不止,若见吐蛔而厥者,恐乌梅丸力量有限,用此方加乌梅九个
,往往获效。此又仲景法外之法,方外之方也。先圣谓从阳入阴者死,阴指三阴而言也。此
旨甚微,非熟于阴阳大论及《伤寒论》者,不足以语此。
门人问曰∶庚辰,辛巳岁,吾闽患此而死者不少,然皆起于五月,盛于六、七月,至白
露后渐轻而易愈。且庚辰入岁大旱而热甚,人谓病由热逼,辛巳入夏大涝而寒甚,人谓病由
寒侵。而两岁病形如一,其故何也。
余曰∶此问正不可少。《内经》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又曰∶“久风生飧泄。
”此为伏气乘时而发之病。盖五月建午,阴生于午也。六月建未,阴至未而盛也。长夏之时
,脾土当旺,脾为阴中之至阴,阴盛生内寒,兼以受侮日久,中见无权,纯是阴寒用事,故
吐泻多起此两月。亦有发于前后者,气之来去迟速主之也。至白露后,则为大瘕泄,又当别
论。其不以旱潦寒热分者,以病自内出,在无形之气化,不在有形寒热之类也。病形略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