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卫气篇》曰∶“下虚则
厥,上虚则眩。”《脉解篇》曰∶“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决气篇》曰∶“
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凑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少
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目录>卷四\实证

<篇名>虚痨诗

属性:虚痨统治(小)建中(汤加黄) ,火炽二加龙骨(汤)医,吐血理中(汤)姜草(甘草干姜汤)妙,喘生肾
气(丸)桂甘(苓桂甘术汤)奇(小青)龙能导水寒痰治(小)柴胡最疏肝热嗽施,千古滋阴都误解(金元诸
医,以血为阴,立斋、景岳以肾为阴,所用如地黄、当归、白芍、黄柏、枸杞、龟板之类毕
其能事。时医叶天士增入海参胶、淡菜、燕窝胶,更为离经,如此滋阴,久服无不归阴,)太
阴脾土要扶持(血虽为阴,取汁必在中焦,肾虽为阴,而精生于谷,故圣人名为太阴为诸阴之母

怔忡者,心下跳动不安,即惊(有触而动曰惊)悸(不触而动曰悸)之类也。健忘之治法亦同。
皆肾水虚而不能上升,以致心火不能下降之病。宜大剂归脾汤去木香,加麦冬、五味子、枸
杞,吞都气丸,如挟心包一种有余之火兼痰者,加贝母、黄连、生地以清之。又有水气凌心
,轻则用小半夏汤,倍加茯苓以泄之;重则用桂枝、茯苓、大枣、甘草汤以安之;再重则用
真武汤以镇之。若奔豚以桂枝汤加桂主之。《金匮》有奔豚汤甚妙,若小麦、生龙骨、生牡
蛎皆可加入(此条多引高鼓峰。



<目录>卷四\实证

<篇名>怔忡诗

属性:心肾不交病怔忡,归脾(汤)都气(丸)两方通,有余痰火加连贝,水气奔豚另法攻。
痿者,两足痿弱不能行也(痿而不痛),宜独取阳明。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
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若阳明虚,不能受水谷之气而布化,则五脏无所禀,宗筋无所养,而痿
作矣。宜虎潜丸主之,或以淫羊藿剪去刺一两,天门冬五钱,紫菀三钱,苍术二钱,黄
柏一钱,水煎服。本方意义非熟于《神农本草经》者,不可与语也。此证为胃虚不足,故列于



<目录>卷四\实证

<篇名>痿证诗

属性:《内经》治痿取阳明,专主宗筋关节行,古有虎潜丸守服,淫羊术柏佐功成。
遗精宜分有梦无梦。有梦而遗为相火之炽,宜封髓丹;无梦而遗为心肾之虚,宜白术八
两,莲须、菟丝子、五味子各四两,蜜丸,间服二加龙骨汤。然肝主疏泄,宜兼治肝,用温
胆汤加人参、茯神、枣仁、莲须主之。精之蓄泄,皆听命于心,宜兼治心,用四君子汤加远
志、龙骨、生牡蛎、莲须主之。如久泄不愈,必用附子以司北门之锁钥,时医未之知也。此
证为肾脏之病,故列于虚证。
(经解)《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为泻。”《经
脉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六节气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
变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长孙男心典)按∶此言五脏和而精足,自无梦遗、自遗之患。及夫妇交媾而泻之,则有子
,故称之曰“能”。盖精虽藏之于肾,而阳之动与不动,精之泄与不泄,无非听命于心,推
之“恐伤肾”而亦通于心。凡阳事不壮之人,临事时若存一“恐”不能举之心,即偶动而随



<目录>卷四\实证

<篇名>遗精诗

属性:有梦而遗封髓丹,若还无梦术莲飧。肝司疏泄邪休(忧),心主纲维令必端。温胆(汤加)茯神
清得法,四君(子汤加)远志补斯安。病如日久须加附(子),锁钥权归(于肾)岂(是以热)去寒。
遗溺者,小便不禁是也,主肾虚。余每用附子、人参各三钱,山萸肉一两,或加益智仁
二钱,水煮,入盐少许服,多效。亦有脾肺气虚,不能约束水道,《金匮》所谓∶“上虚不
能制下者也。”宜补中益气汤之类加减治之。巢氏谓∶“人睡中尿出者,是其素禀阴气偏盛
,阳气偏虚,膀胱与肾气俱冷。而夜卧阳气衰伏,不能制阴,阴气独盛,则小便多,而或不
禁遗尿。治宜雄鸡冠,桂心二味等分,捣为丸,如小豆大,日三服。”
(经义)《宣明五气篇》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骨空论》曰∶“督脉为病
,癃痔遗溺。”《痹论》曰∶“淫气遗溺,痹聚在肾。”《厥气论》曰∶“心移热于肺,肺
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脉要精微论》曰∶“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
泉不止者,是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