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以肌肉为表,与太阳不同,故
取葛根以清肌肉之热为君,亦不啜粥者,恐胃得补而增热也。
按∶阳明证,《内经》以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为提纲,仲景以胃家实为提纲。前圣
后圣,立说不同,或从宋人用升麻葛根汤,是宗《内经》经气之传以为治也。但葛根非阳明
正药,以其宣肌络,除大热,取阳明主肌肉而蒸蒸发热之义也。《伤寒论》入手,有用桂枝
汤,麻黄汤法,却无用葛根法,而传为白虎证,以及承气证,古今之治法一辙也。
\x小柴胡汤\x(方见下) 治少阳病,胁痛,目眩,耳聋,口苦,寒热往来,呕吐等症。此方《
伤寒论》以太阳病邪气欲从少阳而出,取之以助枢转也。然正少阳症,亦不外此方,盖以少
阳主枢,柴胡为转枢之神品,切勿以发汗诬之。
按∶头为诸阳之会,伤寒中风阳证,必有头痛。《经》云∶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
脑,还出列下项,循肩膊由夹脊,抵腰中,故太阳头痛,脑痛而连项脊也。阳明之脉,起

鼻,络于目,交额中,故阳明头痛,额痛而连面目也。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
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故少阳头痛,耳前后痛,上连头角也。



<目录>卷五\表证诸方

<篇名>感冒

属性:\x加味香苏饮\x 治四时感冒风寒。
紫苏叶(三钱) 香附(二钱研) 陈皮 川芎 蔓荆子 防风 秦艽 荆芥(各一钱五分) 甘草
(一钱
加生姜五片 葱白五根,水二杯半,煎八分温服,覆取微汗。如伤风自汗,去葱白、荆
芥,加大枣二枚,一日夜作两服。此方代桂枝汤,麻黄汤,时人喜其平稳。



<目录>卷五\表证诸方

<篇名>疟疾

属性:\x二陈汤\x(见下痰饮
\x平胃散\x(见伤食
\x小柴胡汤\x 治胁痛,口苦,耳聋,咽干,痛在侧,呃逆,寒热往来等证。
柴胡(四钱) 人参 黄芩 生姜 炙草(各一钱五分) 大枣(二枚) 半夏(洗,二钱五分
水四杯,煎一杯半,去滓,再煎至八分,温服,日夜作三服。
\x六君子汤\x 治脾虚痰盛,为温补之良药。
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各二钱) 陈皮 炙草(各一钱
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温服。
\x补中益气汤
黄 (二钱蜜炙) 人参 白术 当归 陈皮 甘草(各一钱) 川升麻 柴胡(各三分
加姜三片,枣二枚水煎。
\x肾气丸\x(见下痰饮



<目录>卷五\表证诸方

<篇名>瘟疫

属性:\x加味香苏饮\x(见上感冒
\x人参败毒散\x 治瘟疫及四时感冒,并治噤口恶痢。
人参 柴胡 前胡 羌活 独活 川芎 茯苓 桔梗 枳壳(各一钱五分) 甘草(八分
加生姜三片,水煎服。若体壮者,只用加味香苏饮,去蔓荆子,加玉竹三、五钱。
\x藿香正气散\x 治外受邪气,内停饮食,头痛发热,或霍乱吐泻,或时行疟疾。
藿香 白芷 大腹皮 紫苏 茯苓(各一钱五分) 半夏 浓朴 桔梗 甘草(各一钱
加姜枣,水煎服。
\x白虎汤\x 治大热大渴,自汗之症。
石膏(生研,八钱) 知母(三钱) 甘草(一钱) 粳米(四钱
水煎服。加人参一钱五分,名人参白虎汤,日夜作三服。
\x三一承气汤\x 治一切里实之证。
大黄 芒硝 浓朴 枳实(各二钱) 甘草(一钱
水煎后,入芒硝,不如三承气择用为当。
\x防风通圣散\x(见中风
\x六味汤\x(见厥症
\x四物汤\x(见妇人



<目录>卷五\表证诸方

<篇名>阴虚盗汗症

属性:\x当归六黄汤\x 治阴虚发热盗汗。
当归 生地 熟地 黄芩 黄连 黄柏 甘草(各一钱五分) 炙黄 (三钱
水煎服。
\x参附汤\x 治肾虚不足,自汗等症。
人参(一两) 附子(五钱
水煎。
\x 附汤\x 治卫阳虚而自汗,即前方以炙黄 一两易人参。
\x术附汤\x 治脾阳虚而挟湿自汗,即前方以白术一两易人参。



<目录>卷五\表证诸方

<篇名>盗汗自汗

属性:自汗者,汗自出,属阳虚,宜玉屏风散加牡蛎、浮小麦之类以实补表阳;盗汗者,身睡
而汗出,醒而汗收,属阴虚,宜当归六黄汤以补阴清火。然阴阳有互根之理,有阳虚而治其
阴者,阴虚而治其阳者,不可不知。又汗为心液,宜补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