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成无己曰:若反下之,邪热乘虚流于胸中为虚烦,心中懊□如饥,若发汗则虚表,热
归经络,热甚生风,故身强直而成痉。若熏之则火热相合,消烁津液,故小便不利而
发黄。肺恶火,灸则火热伤肺,必发嗽而咳唾也。
高士宗曰:汗下火熏,施治各异,损正则一,故举下之、熏之,与发汗而并论之也。
魏荔彤曰:此申明虽有表证宜汗,亦当详察知禁也。似中风头痛,翕翕发热,桂枝证
也,呕则仍是水饮内蓄矣。误下益烦,懊□如饥,则未下时已烦可知,此特更甚耳。
若再误汗,表虚风入,故身强难以屈伸。火熏逼汗,热入于里,故小便不得。盖小便
利者不成黄证,发黄则小便为湿邪所阻,热邪所耗可知。灸则热上冲,故咳唾脓血也




<目录>卷二

<篇名>辨可吐病脉证篇

属性:@@@
大法春宜吐
【注】
汗、吐、下,治病之大法。谓春宜于吐者,是象天之春气上升以立法也。然凡病有当
吐者则吐之,又不可一概而论也。
【集注】
程应旄曰:吐法从升,有发陈之义,故曰:春宜吐。
@@@
凡用吐汤,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注】
凡用吐汤,原以去上焦之邪,中病即止,若病去而过用之,反伤中气,所以不必尽剂
也。
【集注】
程应旄曰:吐以去上焦之邪。上焦为清阳之分,吐之过剂则邪去,而所伤者膻中之阳
,阳固不可不宝惜也。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
脉反迟,寸口脉惟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注】
胸上诸实,谓或痰、或热、或寒之类也。诸实为病,故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也。欲
使人按之,不但痛不能减,而反有涎唾,知邪在胸中盛满,得按而上溢也。经曰:下
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今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惟滑,知寒实在上,水不
下输膀胱而走大肠也,故但吐之利自止也。
【集注】
张璐曰:痛不得食,按之反有涎唾者,知有寒痰在胸中也。下利脉迟,寸口惟滑者,
为膈上实,故吐之则利自止也。
@@@
病手足逆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
之。
【注】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结者,以寒邪结气,结在胸中,阳气不能四达也。心下满而烦者
,实结则满,阳郁则烦也。欲食不能食者,是客气病在胸中,故当吐之也。
【集注】
成无己曰:此与瓜蒂散证同。彼云脉乍紧,此云脉乍结,惟此有异。紧为内实,乍紧
则邪在胸中,实而未深也;结为结实,乍结则邪在胸中,结而未深也。虽所治俱同,
但轻之、重之不无别也。
程知曰: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结者痰气结滞之名,此与瓜蒂散证同。但彼云脉
乍紧则为寒邪盛 ,此云脉乍结则为痰气实也。
张锡驹曰:病人手足厥冷者,气机内结,不能外达于四肢也。心下满而烦者,邪实则
满,正伤则烦也。
魏荔彤曰:脉乍结,非脉之本然,乃有形之邪,阻碍其胸中宗气,故荣卫之气不能畅
行,非同于气血虚微,不能流布之结也。
@@@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注】
胃有三脘:宿食在上脘者,痛在胸膈,痛则欲吐,可吐不可下也。宿食在中脘者,痛
在心口,痛欲吐或吐不吐,可吐可下也。宿食在下脘者,痛在脐上,痛不欲吐,不可
吐可下也。故曰: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此详凡在上者,皆可吐也。
【集注】
成无己曰:宿食在中下脘,则宜下,宿食在上脘,则当吐。『内经』曰:其高者因而
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方有执曰:上脘,谓胃府之口也。
张志聪曰:胃为水谷之海,有上脘、中脘、下脘之分。上主纳,中主化,今食在上脘
,不得腐化,故为宿食,当吐之。
程应旄曰:宗气聚于胸中,升降呼吸出焉。清阳之分,岂容浊物留滞,吐以宣之,使
无障碍也。若属表邪传入无形而有形,则痞满结胸,另有治法,均非宜矣。



<目录>卷二

<篇名>辨不可吐病脉证篇

属性:具见六经中。



<目录>卷二

<篇名>辨可下病脉证篇

属性:大法秋宜下。
【注】
天至秋则气降,物至秋则成实,实则宜下。凡邪在下者,俱宜取法乎此义也。
凡可下者,用汤胜丸散,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注】
汤者荡也,丸者缓也。下药贵速,故凡服下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