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类中之名,夫非风与类中何以分也。若以《内经》并诸贤所论类中之名,当非风门之实,则诸风门所云类中,将何所指耶。若以《内经》并诸贤所论类中之实,当诸风门类中之名,则非风门何所指耶。既以暴脱诸证为非风,则诸风门不必复立类中之名。既有类中之名,又何以有非风名也。名色既多,混人耳目,贻误后人,岂容不辨。)论中风曰:单用河间、东垣之意,竟以非风名之。又立诸风门曰:风有真风、类风,不可不辨。引九宫八风、岁露、金匮真言诸篇为真风之据,盖不敢背经义,而惑于河间、东垣之论,遂自相悖戾如此。喻嘉言谓阳虚,邪害空窍为本,而风从外入者,必挟身中素有之邪,或火或气或痰而为标耶。此亦不舍经义,又从三子,语涉两歧,混而莫辨。夫自河间一误,遂致后世依违莫定。然则,何以辨之。曰:同一击仆偏枯,神昏不语等证,有邪证邪脉可据者。真中风也。无邪证邪脉可据者,阴亏火盛,阳虚暴脱等证,即类中风也。河间以前所论者真中风也。河间以后所论者,类中风作为真中风,反以真中风为无风之证也。所谓邪证者,前列经义,言之已悉,更以苔厚溲浑为主,其苔或白或黄,或灰或黑,或滑或涩,甚则苔黑起刺,或干赤起刺,其溲或白或黄,或赤或紫,皆浑浊不清,其他如头疼身痛,憎寒发热,神烦不寐等证,与伤寒伏邪门同证者皆是也。所谓邪脉者,其脉不必深求,但见软数虚弦不静者是也。夫风之中脉也,如水之得风也。软数虚弦不静者,乃风驰水逝之象也。所谓无邪证邪脉,见类中风门,持是以往,足以破近古之疑,而得病之情实,故特立真中风门,以告夫同志者。伤风证必咳嗽,即中风之轻者。见咳嗽门,兹不赘。

略曰:金匮侯氏黑散,风引续命诸汤,治中风善矣。然世异时移,近代嗜欲无穷,忧患不止,人稠禀薄,二气常亏,多有不堪峻剂者,故业师医案,每用玉屏风散,家君医话新制黄风汤,俱宗许裔宗治柳太后之意,可以类推矣。

真中风论列方

十全大补汤(一) 侯氏黑散(二) 风引汤(三) 续命汤(四) 玉屏风散(五)


类中风第二

《椿田医话》曰:第一类黄风汤,主治类中风,击仆偏枯,神昏不语等证,与真中风相类,但小便不浑,舌苔不厚,别无邪证邪脉可据者,唯见五绝不治。(五绝见真中风门。) 大熟地(八钱) 人参(三钱) 云茯苓(三钱) 淮山药(四钱) 当归身(三钱) 枸杞子(三钱) 山萸肉(四钱) 大麦冬(三钱) 五味子(一钱) 甘澜水(取甘澜水法,以千里长流水数斗,倾于盆内,用木杓扬之数千遍至万遍更妙。)煎服。若阳虚欲脱者,加制附子钱半,鹿茸二钱。若阴亏已极,加黄柏一钱,龟板三钱。若牙关不开,药不能入者,用苏合香丸擦牙即开,或乌梅肉亦可。本方服二三剂,或五七剂至十剂后,不见病情增剧,便是药证相当,接服第二方。

第二类黄风汤,主治类中风。服第一类黄风汤后,无问诸证进退效否,但病势不见转增,宜服此方。补阳不燥,补阴不寒,且兼清气化痰之意,最切于时用。 大熟地(六钱) 人参(钱半) 怀牛膝(二钱) 淮山药(三钱) 麦门冬(二钱) 福橘皮(一钱) 山萸肉(三钱) 五味子(八分) 炙甘草(五分) 甘澜水煎服。若阳虚欲脱,加制附子钱半,鹿茸二钱。若阴亏已极,加黄柏一钱,龟板三钱。本方服二三剂,或五七剂至十剂后,诸恙向安者,接服第三方。

第三类黄风汤,主治类中风。服第二类黄风汤后,诸证垂愈,宜静补真阴。第阴无骤补之法,此方补阴最得从容之理。 大熟地(四钱) 云茯苓(二钱) 怀山药(三钱) 大沙参(三钱) 大麦冬(二钱) 炙龟板(三钱) 野黄精(三钱) 五味子(五分) 甘澜水煎服。二三剂,或五七剂至十剂后,更以十剂为末,水叠丸。每早晚开水服三钱。

《庄子・内篇》曰:民湿寝,则腰脊偏死。

《史记・魏其武安列传》曰:魏其失势,默默不得志,独厚灌将军,及论灌夫及家属,魏其良久乃闻,闻即恚,病痱不食欲死。 《晋书・皇甫谧表》曰:久婴笃疾,半身不仁,右脚偏小。

《九峰医案》曰:舌强语言蹇涩,右臂麻木不舒,言乃心之声,赖肺金以宣扬,脾主四肢,其用在右,心火盛,肾水虚,将息失宜,五志过极,湿土生痰,机窍不利,脉来三五不调,类中复萌已著。理阳明,和太阴,佐化湿痰,不致阴阳离决,方克有济。 人参(三钱) 白蒺藜(三钱) 白茯神(三钱) 白僵蚕(二钱) 福橘皮(一钱) 制半夏(钱半) 炙甘草(五分) 鲜竹茹(钱半)

类中复萌,舌强言蹇,右臂屈伸不利,心火暴甚,肾水虚衰,智意不和,湿痰阻窍,本拟泻心法,缘脉来甚慢如结代之状,尺部尤甚,仍从中治。理阳明,和太阴,亦可保其心肾。 鲜首乌(三钱) 白蒺藜(三钱) 白茯神(三钱) 人参(三钱) 福橘皮(一钱) 制半夏(二钱) 白僵蚕(二钱) 冬白术(钱半) 炙甘草(五分)

两进理阳明,和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