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召乙治,进黄土汤而愈。所着《伤寒指微论》五卷、《婴 孺论》百篇。《文献通考》云∶不著作者之名。序言元佑丙寅,必当时明医,盖亦未知详考耳。 
元丰为神宗末年号,元佑为哲宗初年号,不越五七年间、正钱乙之所撰明矣。) 
《伤寒直格》
(二卷,刘完素撰。) 
《伤寒六书》
(六卷,明临川陶华尚文着,号节庵。六书名琐言、家秘、杀车槌、 
一提金、截江网、续论是也。惜其不能发仲景之旨。) 
《伤寒治例》
(四卷,陶华着,述《直格》、《六书》而作之。其论雷同,而别无 方法,其实一书而为三书矣。) 
《伤寒百问》
(三卷,无求子大观初所着。) 
《伤寒指掌》
(元吴恕号蒙斋图述。) 
《伤寒百证歌》
(钱闻礼绍兴间着。) 
《伤寒证治》
(三卷,宋王实编,庞安常高弟也。) 
《伤寒会要》
 
《伤寒一掌金》
 
《伤寒钤法》
(马宗素、程德斋撰述。按日时受病为治法,与仲景不同,实非至理, 
用之者不徙无益,而反加害也。姑存其名,以备顾问耳。) 
《伤寒金镜录》
(清碧学士杜先生着。) 
《千金方》
(三十卷,唐孙真人思邈撰。自序云∶千金备急之要方。) 
《千金翼方》
(三十卷,前人着《千金方》之后,复掇遗轶以羽翼其书,成一家之 言。林亿等校,谓深有旨意及禁术,用之多验。) 
《溥济方》
(五卷,宋王衮撰。庆历间,因官暇出家藏方,为此书,且云∶草还丹治 大风,太乙丹治鬼胎,尤奇验。) 
《普济方》
(一百二十卷。) 
《太平圣惠方》
(一百卷,宋太宗在潜邸日,多蓄名方异术。太平兴国内出亲验方千 余首,诏医局,各上家传方,成集成书,自制序,名《太平圣惠方》。) 
《外台秘要方》
(四十卷,唐王焘撰,在台阁二十年,久知弘文馆,得古书方数千百 卷,因述病证,附以方药符禁灼灸之法,凡一千一百四门。天宝中出守大宁,故以外台名其书。 
焘谓针能杀人,而不能生人,故取灸而不取针。人讥其弊,孙兆独以其言为然。) 
《和剂局方》
(十卷,元丰中诏天下高医各以得效秘方奏进,下太医院验试,刊行世。) 
《苏学士方》
(东坡苏公着。) 
《初虞世方》
(十六卷,即《养生必用方》。序谓∶古人医书行世者亦多矣,无如 此方。其证易详,其法易用。虞世为一时文士,后削发为僧。) 
《永类钤方》
(二十二卷,元栖碧李仲南着。) 
《青囊方》
(魏华佗得异人授受,今亡之。) 
《青囊杂纂》
(八卷,元阳赵真人着。) 
《传信方》
(刘禹锡着。) 
《梅师方》
(隋广陵僧人,号文梅,善疗瘴疠,医杂证。悉说单方,其效甚速,人咸 集,相传曰《梅师方》云。) 
《深师方》
(齐宋间道人僧深撰。) 
《肘后方》
(三卷,晋葛洪撰。) 
《斗门方》
 
《本事方》
(十卷,维扬许叔微知可撰,宋绍兴三年进士,以药饵阴功见于梦寐,事 载《夷坚志》。) 
《范汪方》
(五卷,西晋颖阳人撰,方书共百余卷,今《普济主》多采之。) 
《卫生易简方》
(明尚书胡KT 集。) 
《岭南续卫生方》
(四卷,夔州太守杨 集。) 
《近效方》
 
《必效方》
(三卷,孟诜着。) 
《试效方》
(东垣着。) 
《鬼遗方》
(宋武帝时刘涓子着。) 
《大全方》
 
《奇效良方》
(明太医院使方贤集。) 
《经验方》
(明大方伯希斋陈士贤着。) 
《袖珍方》
(四卷,明滇阳王府集刊,其方多简当可用,诚博而约之者。) 
《鸡峰方》
(一卷,太医教授张锐撰。) 
《简要济众方》
(五卷,皇佑中仁宗谓辅臣∶外无良医,民有疾苦,或不能救疗。诏 太医简《圣惠方》之要者,颁行诸道。) 
《妇人良方》
(二十卷,元临川陈自明撰。) 
《三因方》
(五卷,括苍陈无择撰。三因谓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其说出《金匮要 略》,其方皆述古书。) 
《本草单方》
(二十五卷,宛丘王硕父撰。工部侍郎时暇取《本草》所载单方、以 门类编之,凡四千二百六方。) 
《集验方》
(明邹福集。) 
《济生方》
 
《百一选方》
(三十卷,山阴王实斋孟玉撰,百一,言选方极精也。) 
《拔萃方》
 
《治奇疾方》
(夏子益撰,凡三十八道,皆奇形怪证世所未见者。) 
《御药院方》
(宋太宗朝元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