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98-古今医统大全-第30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热服。如大便硬,加酒煎大黄一钱或二钱以利之,肿热甚以砭针刺之。
(《蕴要》)
荆防败毒散
治天行时疫,发散瘟邪。

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前胡 枳壳 人参 茯苓 薄荷 甘草 川芎 牛蒡子 桔梗(各等分)
水煎服。内热加黄连,渴加天花粉。
(《活人》)
生庵金汁
治时疫热病,伤寒发狂,谵语晦昧,并治中蛊恶毒疔疮,毒瓦斯入 腹欲死者,服之即愈。冬月内用好人粪置篾囊中,其囊约大可盛粪一桶。先于囊中安纸五 七层,纸上加细黄土约二寸浓,方可加粪于囊中。囊悬置于缸上,俟其粪滴清汁于缸内,

沥月余,将清汁收贮瓷坛中,约有一斗,加入蜂蜜一斤和匀,密封坛口,外以箬裹埋于土 地中,以土盖之约入土一尺许。次年二三月取用,治热病瘟病神效。每用一碗,顿服之。
如擦恶疮,将鸡翎扫之。醮汁疮上即消。
【目录】卷之二十五\瘟疫门【篇名】药方属性:治瘟疫初作,必先服心统方、升麻柴胡汤、六神通解等汤热服,被覆取汗;如不汗,
再一服,有汗为度;如难汗,可用麻黄一握,煎沸汤一盆,令病患仰卧曲膝,将沸汤盆放 曲膝下空处,却将夹被连头覆之,汗即出,俟周身透足底 然为度。

三黄石膏汤
治疫疠大热而躁。

石膏(生,三钱) 黄芩 黄柏 黄连 豆豉(半合) 麻黄(八分) 栀子(五枚,打碎)
水二盏,煎一盏,连进三四盏则愈。
(太无)
神术散
治四时瘟疫,头痛项强,寒热身痛,专主山岚瘴气。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石菖蒲 藿香(各一钱)
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服。减菖蒲加香附,名神术散气散。

黄连解毒汤
治时疫以经汗解,或因饮食复剧,大热烦闷,干呕口燥,呻吟错语 不睡。(方见火门。)


竹叶石膏汤
治时病伤寒疫疠,表里俱虚,发热心烦,已得汗解,内无津液,少气 欲吐。(方见暑门。)

【目录】卷之二十五\瘟疫门【篇名】药方属性:
升麻葛根汤
升麻 芍药 葛根 甘草(各等分)

上水煎。甚加玄参去芍药、葛根,名升麻汤。

人参白虎汤
治热毒疫深,内外结热,舌卷鼻黑如煤,狂言面赤,发斑如锦。五日可治,

六七日不可治。宜
阳毒升麻汤
。(方见伤寒门)。瘟毒发斑,身无热,烦渴大便实者,


调胃承气汤
。(方见伤寒门。)


黑奴丸
治阳毒发斑,烦躁大渴,时瘟疫六七日未得汗,脉洪大或数,面赤目胀,

身疼热躁,狂言欲走,口噤难言,为坏伤寒。医所不识,弃为死人。心前温暖,灌下即活。
麻黄 黄芩 釜底煤 灶突墨 梁上尘 小麦奴 大黄 芒硝(各等分)
上为末,蜜丸,弹子大。新汲水化开服,饮水尽足当发寒,寒已汗出乃瘥。若时顷 不出汗再服一丸,须见微利。若不大渴不可服。
【目录】卷之二十五\瘟疫门【篇名】药方属性:(亦可与伤寒发黄方参用)
(《杂着》)
茵陈栀子汤
时气发热,变为黄病,所谓瘟黄,宜泻湿利水。

茵陈 栀子(炒) 黄芩(炒) 白术 白茯苓 白芍药 浓朴 葛根 木通(各钱半)
木香 人参(各一钱)
加姜水煎服。
(《良方》)
茵陈散
治热病发黄,目如金色,小便如血,心烦闷,口苦干,头痛。

茵陈 栀子 木通 天花粉 柴胡 秦艽 麦门冬 甘草(各等分)
水盏半,竹叶十个,煎七分温服。

茵陈五苓散
治瘟疫热郁发黄,身如烟熏,眼珠皆黄,小水不利,宜用此。大便秘结加 大黄。脉浮弦,身体痛,往来寒热,时有咳嗽、鼻干、胁痛、无汗、嗜卧、身目悉黄、小水 短者,用小柴胡加栀子主之。本方调益元散亦可。(以上诸方见伤寒门。)

【目录】卷之二十五\瘟疫门【篇名】药方属性:
大柴胡汤
治瘟疫内热,大便难,病后五六日,不恶寒反恶热。


大承气汤
治瘟热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烦满,少阴口干舌燥。


调胃承气汤
治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呕哕谵语。(三方见伤寒门。)

(《直指》)
大青丸
治时行瘟疫发热,上膈结热。

薄荷 栀子 黄芩 黄连 甘草(各三钱) 连翘(六钱) 大黄 玄明粉(各八钱)
上为细末,用青蒿自然汁为丸,绿豆大,雄黄为衣;治杂病发热者,朱砂、青黛为衣。
每服五六十丸,白滚汤送下。
(子和)
浚川散
治湿热发黄,大小便不通。

(《圣惠》)
舟车丸
(二方见积聚门)

【目录】卷之二十五\瘟疫门【篇名】药方属性:(东垣)
二黄汤
治大头天行时疫。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生甘草(各等分)
每服五钱,水盏半煎八分,温服徐徐呷之。如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