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深入,或者虽 用功而不得其门径而入罢了。专业人员尚且如此,那些道听途说胡乱猜测的门外汉 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所以,并非中医无法解释自身的理论,是人们对中医的理论缺乏深刻真实的理 解。就像对于盲人,并非阳光不耀眼,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阳光的视力。
中医如此,佛法也是一样。一切东方学术都有形而上的倾向,是生活在现今时代的 物质主义的人们很难理解的。

中医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中医的产生发展是随着中国传统太极哲学的不断完善逐渐丰富起来的。太极是 中国人对宇宙万物产生的初始状态的文字描述,那是一个万物即将萌生的阴阳初判 的原始图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太极,二是两仪,即阴阳,三是阴 阳之间的中气。中气斡旋,阴阳升降,变化于是生焉,遂产生了万物。种虽万殊, 性唯有五,所谓木、火、土、金、水,即五行也。火性炎上,水性下流,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是古人对万物五行特征总的概括。火之气为热,水之气 为寒,木之气为温,金之气为凉,金木水火是为四象。土之气不寒不热,不温不凉 ,遇火则燥,遇水则湿,居四象之中,即所谓中气也。寒、热、温、凉、湿、燥, 是谓六气,六气即五行在天之性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身即小宇宙。所以,人身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莫不与阴阳五行相对应。更以收视反 听之内景之学,观察经气运行隧道之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起止走向,及与内脏之对 应关系,配以针砭灸艾之法。又将草木金石禽兽之性情及五行六气属性详为划分种 类,用作调整人身阴阳五行气化之偏,是谓本草之学,即今之所谓药物学也。
  至于诊断疾病之法,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过欲详查其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 八纲变化也。随后依理施法,处方用药,不过调整其阴阳五行性情之偏,使之归于 平和无病之常也。
  人之五脏秉五行之气而生,肾居下属水,在卦为坎,二阴居外,一阳居中,体 为阴而用为阳,主藏精,其势降极而升,是生气之根本也。心居上属火,在卦为离 ,二阳居外,一阴居中,体为阳而用为阴,主藏神,其势升极而降,是藏气之根本 也。人之身以此水火立极,升降往复,周而复始,是为无病。升降不畅,则火水未 济,天地否隔,诸病作矣。
  此不过略说大概,辨证施治依次类推,分而求之,千变万化,归而总之,不过 阴阳。治病之法,和其阴阳,调其顺逆,补虚泻实,通滞解郁,损有余而不不足, 使人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精神气血复归于阴平阳秘泰然无病之态也。
  此乃中医体系认识论与方法论之大概,不如此说则不能彻其来源,尽其底蕴, 非故弄玄虚迷惑今人也。
  今人不加体察,眩于西医机械理论,误以为科学,百般维护其短,有意忽视其 不能验证于实践之事实。而反将中医之屡经实践检验证实之经典理论恶意抹煞诬为 迷信,实为真正迷信。其所标榜之所谓科学者,非科学也,实乃为维护彼迷信祭起 之昏昏大棒也。迷惑颠倒,一至于斯,真可畏也哉!

中医,理解与表达如何对接?

中医最重者理法,然后才是方药。现代医学的理论无法理解中医理论的现实意 义,只看到了中医方药的有效性,所以试图用他们的理论重新解释中药治病的原理 ,但事实早已作出了回答,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就如一定要用细胞学的理论去指导 一个木匠的技能一样,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一定如此,只能最后让木匠无所 适从,连自己原先的手艺都丢掉。
  说到不为大众理解,其实现代科学的复杂程度比阴阳五行的学说更不容易理解 。对大众而言,无论你怎么解释,都将是如隔山对话。大众之所以更趋向于首先相 信西医,绝非大众对西医的理论更能了解,相反,倒是因为缺乏必要的了解,才会 对西医形成盲目迷信。大众的取舍其实是一种趋炎附势行为,也即谁得势听谁的, 而不是因为哪个更容易理解。对于一个缺乏理论训练的普通人,任何医学都是难以 理解的,就像中医往往被理解成清热,西医往往被理解为消炎一样。
  所以对于大众并不存在说服的问题,倒是对政策的决策者以及有关舆论的操纵 者需要做说服的工作。西医的得势,是与现代科学的影响分不开的,但这种影响并 没有为大众就医提供正确的指导,电脑或者核磁共振与治疗某种病并无直接的因果 关系,但很多人会在下意识中将两种不相干的事理作超越逻辑的对接。治病的方法 其实并不在复杂的技术之中,就像吃饭一样,人用不着将咽喉首先换成最先进的电 子产品,嘴也用不着换成橡胶合成或是金属玻璃钢制品,人类无论如何进化,有些 自然属性都是无法彻底退化掉。只要人的自然属性还在,人的生存与健康就离不开 自然的因素,如空气、水、阳光、粮食、药。中药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在原理上能 治疗作为同是自然产物的人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