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四

<篇名>杂病篇第二十六

属性:\x沉沉然\x 马云。头则昏沉而不能举。
\xKT KT 然\x 马云。KT 、音荒。目不明。
\x唇漯漯然\x 甲乙。作者肩中热。马云。其唇则漯漯然。而有涎出唾下之意。张云。肿起貌。病而在面
在胸及不能言者。以胃脉行于 颊。挟口环唇。循喉咙。下胸膈也。
\x厥气走喉\x(止)\x大便不利\x 志云。此邪病足少阴之气。而为厥逆也。足少阴肾脉。循喉咙挟舌本。厥气
上逆于喉。故不能言。肾为生气之原。气逆故手足清。肾开窍于二阴。故大便不利。
\x向向然\x(止)\xH HT \x甲乙、向向作膨膨。HT HT 作 。(注云音最九墟作荣)马云。腹中向向
然。
而气喜走布且多有寒气。又HT HT 然而有声。张云。腹向向然。寒气滞于脾也。又HT HT 然。水谷不分之声也。
便溲难。脾脉聚于阴器也。简案、HT 、字典 同。水名。无他义。唯龙龛手鉴云。胡谷切。水声。志作谷。非。
\x嗌干\x(止)\x取足少阴\x 马云。嗌咽干燥。口中甚热。其津液如胶之稠。当取足少阴肾经之穴以补之。水
王则火衰也。
\x犊鼻\x 甲乙云。在膝下 上侠解大筋中。足阳明脉气所发。简案、骨空论。 骨空在辅骨之上端。
王注云。谓犊鼻穴也。
\x发而间之\x 马云。必发其针而又间刺之。非止一次而已也。
\x \x 志云。音厘。牛尾也。(案出说文。)
\x刺膝无疑\x 马云。刺膝用之无疑也。
\x喉痹\x(止)\x取手阳明\x 张云。手足阳明之脉。皆循喉咙。
能言者轻。但取之上。不能言者重。当泻其下也。
\x疟不渴\x(止)\x取手阳明\x 甲乙云。疟不渴。间日而作。九卷曰。取足阳明。素问。刺太阴渴而间日作。
九卷曰。取手少阳。素问。刺足少阳。志云。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间日而作者。其气舍深。内薄于阴而不
得出。足阳明之脉。属胃络脾。应地气之在下。其道远。故间日而作。地为阴。故不渴。手阳明之脉。属大肠
络肺。应天气之在上。其道近。故曰作天为阳。故渴也。
\x齿痛\x(止)\x取手阳明\x 甲乙。齿下有动字。张云。手足阳明之脉。皆入齿中。然胃经多实热。故不畏
寒饮者。当泻足阳明。大肠经多虚寒。故畏寒饮者。当补手阳明也。此与上文(寒热病篇)臂阳明节。义有所
关。当互求之。志云。足阳明主悍热之气。故不恶寒饮。手阳明主清秋之气。故恶寒饮。
\x聋而不痛\x(止)\x取手阳明\x 张云。足少阳之脉。下耳后支耳中出耳前。手阳明之别者。入耳。故当
分痛与不痛而补泻之。志云。阳明当作少阳。
\x衄而不止\x(止)\x出血\x 甲乙下 血上。有大衄二字。似是。马云。宛、腕同。鼻中出血曰衄。血至败恶
凝聚。其色赤黑者曰 。 血成流。则血去多而不止于 血也。当取足太阳膀胱经以刺之。其 中出血。仍是
膀胱经之委中穴也。若止曰 血。则不成流而去之似少也。当取手太阳小肠经穴以刺之。其腕骨下。即手少阴
心经之通里穴。正以心与小肠为表里也。
\x腰痛\x(止)\x取足少阳\x 刺腰痛论。上寒上热上并无痛字。张云。上寒上热。皆以上体言也。寒刺阳经。
去阳分之阴邪。热刺厥阴。去阴中之风热也。少阳脉行身之两侧。故俯仰不利者当刺之。
\x中热而喘\x(止)\x血络\x 张云。热在中上二焦也。取足少阴者。壮水以制火也。 中血络。即足太阳委中
穴。取之可以泻火。简案、刺腰痛论。中热而喘。刺足少阴。王注云。涌泉、大钟、悉主之。
\x喜怒\x(止)\x刺足少阳\x 甲乙。小、作少。足少阳、作足少阴。注云。太素作少阳。志云。暴怒伤肝。食
气入胃。散精于心肝。食饮下节。肝心气逆。故不欲食也。肝心气逆。则中气不舒。故言益小也。当取足太阴
以疏脾气。则食气得以转输。而音声益彰矣。肝主语而在志为怒。怒而多言。厥阴之逆气太甚。故当取足之少
阳。以疏厥阴之气。
\x 痛\x(止)\x出血\x 甲乙 、作颔。下同。马云。 、颔同。手阳明当是商阳穴。 之盛脉。是胃经颊车穴。
简案、张以 为鬓前两太阳。未知何据。
\x项痛\x(止)\x刺手太阳也\x 马云。俯仰属背与腰。故曰足太阳。而顾则属肩与项。故曰手太阳也。
\x小腹满大\x(止)\x取足厥阴\x 甲乙。胃、作胃。淅淅、作索索然。张云。淅淅、寒肃貌。肝经之脉。抵小
腹挟胃。其支者从肝别贯膈。故为病如此。当取足厥阴经以刺之。
\x腹满\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