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不下,正以
男惑女而阻也。曰煎厥,曰寒热,则身必发热,故经列于热病。此热必发于肾,肾热则侮脾
,故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饮食。肾中之热既淫于脾,则必脾肾同治,故下文云刺涌泉及跗上
。经文莫着于此,由刺法推药法,其方可知。《千金》无比山药丸可以治蛊,《本事方》抑
阴煎可以治 。若更中于虚邪,必皆致羸瘦、咳嗽、沉默、 ,为风虚劳、传尸劳等症,
当各随宜治之矣。或据《玉篇》 ,骄也。《广韵》 , 也。而通 于狙,释为诈病亦得
。盖此症变幻,不的知所苦,朝凉即如平人,暮热辄至大剧,有似诈也。然以狙虚拟其神,
不若以阻实征诸病。《千金》直作“阻”字,阻者,经阻。



<目录>卷三

<篇名>邪解

属性:杨注《太素》,概释“邪”字为虚邪,最合经旨。经谓风雨寒暑,不能独伤人,必因于
天之
虚邪,与其人虚,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于此知外来之病,无不挟有虚邪,故两经动辄言邪
,此“邪”字对太一之正风言也。《难经》始目一切病患之气为邪,如心邪、肝邪等脏腑之
邪,及饮食之邪云云,不必皆是虚邪,殆以“邪”字对人身之正气言也。仲景因之有大邪、
小邪、清邪、浊邪、谷饪之邪诸称,皆用《难经》而引申。其云邪哭者,又将虚邪之气,名
虚邪之病,是以“邪”字对他病之正状言也。《巢源》因之而有五邪之名,《千金》、《外
台》又皆衍为惊邪之名,皆由《金匮》而引申。《千金》又有邪思泄痢症,则又以“邪”字
对心术之正用言也。大抵名称随时而改,读者通其意勿泥其文,否则必执今疑古,而谓古方
不可治今病矣。



<目录>卷三

<篇名>邪哭解

属性:《金匮》五脏风寒篇有“邪哭”二字,自来注家皆谓非哭之正状,如有声无泪,或哭而
不悲
之比。是以邪为反正泛称也。然于本文血气少之原不协。惟巢氏《病源》中风门,有惊、邪
、狂、癫四症相类,而皆冠之以风。是古固有以一“邪”字为病名者,巢氏必本经说。邪哭
云者,谓得邪病而哭,《病源》所谓邪之为状,悲喜无度是也。义本直截,无俟深求。且其
病原于风,则于“血气少”三字允协。风胜则燥,理固然矣。考古之邪,即今之痴。凡《外
台》、《千金》治风邪诸方,皆可治痴。昧者以癫为痴,而别于痫。癫、痴强合,癫、痫强
分,皆于古训相背。详泉所撰《金匮方论注》及《证原》中。



<目录>卷三

<篇名>酸削解

属性:《金匮》劳篇,男子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热,春夏剧,秋冬差,阴寒精自出,
酸削
不能行。泉案∶酸削当为酸消,谓酸嘶消沮也。髓藏于头,而会绝骨。绝骨穴在胫外廉,故
脑髓少者,则头痛而胫不能行。其至春夏剧者,以春气病在头故也。《周礼・疾医》春时有
首疾。郑注∶ 酸削也;首疾,头疾也。彼削亦当作消,所以叠 也。《说文》 ,酸
,头痛也。《周礼》曰∶春时有 首疾。此与郑同义。郑注是分释“ 首疾”三字之义,非
分三字为二症名。《说文》“酸 头痛也”五字句,是浑括其状。贾疏头痛之外,别有酸削
之疾云云,盖误会郑意。《蜀都赋》味蠲疠 。注∶ ,头痛也。是误会许意。余目验春温
症及春月伤风而病头痛者,无不胫酸。《周礼》“ 首疾”三字,真善状病态者。许、郑由
头言之,仲景由胫言之,各以其次为异耳!



<目录>卷三

<篇名>下利解

属性:古书多言下利。下即泄字;利言其快,加 旁即为痢字。下利与吐利文同,吐利为快吐
,则
下利即为快泄已。两经或称其甚者为洞泄,又为肠 。王注谓肠门开辟,知本作辟,读为辟
,其病即下利也。所云肠 下白沫,即今之白积;肠 下脓血,即今之红白积;肠 下血
,即今之赤痢、肠红等。近世分下为泄泻,利为痢疾,于是今之痢,异于古之利矣。岂知今
之痢,即《难经》五泄中之大瘕泄。《难经》与余四泄同称泄,是古之下,赅今之痢。仲景
书亦止加“下重”二字以别之,不另立一名。隋唐时或称滞下,或称重下,皆不脱“下”字
,存古义也。徐氏《轨范》泛指肠 为肠红,而以《难经》五泄概入泄,仲景下利概入痢。
于此叹论古之难!



<目录>卷三

<篇名>病遇节发解

属性:古书言病之遇节即发也,仅见于《巢源・尸注候》,而目见甚多。有发于交节日者,有
发于
交节前后数日者,不必尽是尸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