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或左右斜视。并一手一足搐搦者。少阳痉也。若发热腹痛脉沉细
者。太阴也。此论固善矣。惜其不及少阴厥阴。以全三阴之痉。岂二脏之经。不为内外之强,有类于太阴者乎。且灵枢
曰足少阴之筋。循脊内。挟脊上至项。与足太阳筋合。其病在此。为主痫螈及痉。在外阳病者。不能俯。在内阴病者。
不能仰。此非少阴之病痉者乎。况厥阴肝脏主筋。又岂有风寒过甚。犹不自伤其筋。以
致其筋 短者耶。是可触而悟矣。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衍义〕是症亦出伤寒论中。注谓太阳病。发热汗出为表虚。则当恶寒。其不恶寒
者。为阳明病。今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非阳明症。则是太阳中风。重感于湿。为
柔痉也。表虚感湿。故曰柔痉。即上条所引内经为表里兼湿内攻。大筋 短。小
筋弛长之痉也。所谓柔痉者。非不强也。但刚痉强而有力。柔痉强而无力为异尔。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衍义〕此条尝出伤寒论痉病篇。彼不言难治。于是成无己止注其重感于湿。意
殆以沉而细。系寒湿之本脉。故不言其难治。设不因寒湿之邪。而沉细见于太
阳发热之表病。则是阳病见阴脉。诚为难矣。若朱奉议以痉病脉尽沉迟弦细
者非也。如脉经云。脉沉细。名曰阳中之阴。少气。阴气不通为痉。病发热者。殆与此无少异尔。
〔补注〕太阳、阳经也。发热、阳证也。何以知为痉。以有或刚或柔之证见也。脉沉与
细阴脉也。沉为少阴本脉。而复不能鼓之使显。乃有如丝者来去其间。则是无
阳中又属阴虚矣。何也。惟无阳令沉。无阴因细也。阳症阴脉。岂易治乎。嘉言为
难治。初非不治。比类而观。则仲景少阴例中。原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法。余以
为不可也。盖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以脉沉是本。而发热为标。是少阴兼太阳
之表。犹易为力也。若夫太阳显少阴之脉。有不难为功者乎。况较少阴更多一
细乎。虽然。后条太阳病。脉亦沉细。何以不云难治。以有湿也。湿不但细宜。即沉
并宜矣。然则又何以知其病之非湿乎。湿必流于关节。今关节无疼痛。故知之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衍义〕成无己注伤寒论。谓发汗太多则亡阳。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微
不能养。则筋脉紧急而成痉。虽然。发汗之阳。阳亡寒起。致紧急而为痉。固也。然
发汗复为痉者。难以紧急概言。发汗必用辛热之剂。汗虽出。热不为汗解。反得
辛热之剂以助之。热愈甚而拘挛其筋脉亦有之。又如伤寒论中有云。伤寒头
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不可发汗。发汗则成痉。身强难以屈
伸。注云。伤寒当无汗恶寒。今头痛发热。微汗自呕。则伤寒之邪传而为热。欲行
于里。若发汗则虚其表。热归经络。热甚风生。故身强直为痉。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补注〕筋者肝之合。脉者心之合。风内应于肝。外应于筋。热内应于心。外应于脉。
是故风病而成热者。其邪气即以应筋脉。若更下之。则虚其阴。复汗之。则虚其
阳。阴虚则荣血微。筋无养而成痉。阳虚则卫气衰。脉无养而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衍义〕此条亦见伤寒注。谓表虚聚热则生疮。疮家身疼如伤寒。不可发汗。发汗
则表愈虚。热愈甚。虚热生风。故变痉也。虽然疮已。以其热从腠理开。汗出而散之可也。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
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搏。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一云其脉沧沧)
〔衍义〕伤寒注曰太阳中风。重感寒湿。乃变为痉也。身热足寒者。寒湿伤下。时头
热面赤目赤。风伤于上也。头摇者。风主动也。独头摇者。头为诸阳之会。风伤阳
也。若纯伤风者。则一身尽动摇。手足搐搦。此皆内挟寒湿。故头摇也。口噤者。寒
主急也。卒口噤者。不常噤也。有时而缓。若风寒相搏。则口噤而不时开。此皆加
之风湿。故卒口噤也。风寒客于足太阳。故筋脉拘急。头项强背反张也。此症出
伤寒论中。其衍文者。无发其汗以后二十五字。
愚按金匮有此。则所重者。正在此二十五字矣。岂可无以注之乎。故谓痉病之
发其汗者。误也。误则阳气徒虚。而邪不复出。且反以动其湿而湿不去。两相搏
聚。蒂固根深。遂使卫气更虚。较之未汗前之恶寒。为尤甚矣。试言其脉。则因误
汗。逼令真阳脱入湿中。所以形容其如蛇也。言脱出之阳。本疾急亲上。轻矫若
龙。为湿气所纽。则迟滞如蛇之象。尽力奔迸。究竟不能奋飞矣。此脉之至变。义之至精者也。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