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苏合香丸、局方至宝丹、紫雪散、麝香、石菖根开窍醒脑;全蝎、钩藤、天麻、僵蚕、青龙齿、羚羊角、地龙、夏枯草、蜂房平肝熄风。

{2}骨转移:

多见于肺癌、乳腺癌、鼻咽癌放疗后。因禀赋不足,肾精亏损,复加放疗射线伤阴耗精,骨髓空虚,邪毒乘虚内侵,阻于骨内,日久化热,热毒交加,气血运行不畅,引发骨转移的发生。临床上以疼痛为主症,间歇加重,难消难溃,坚硬如石,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按之有灼热感,有的易发生病理性骨折。临床上病因与肾关系最为密切,寒多热少,治法应温阳补肾,生髓填精,增强人体的正气和生髓功能为主,切忌单纯以毒攻毒、清热散结、活血化瘀的攻法。组方选药用三骨汤合《济生》肾气丸化裁。

{3}肺转移:

多见于食管癌、鼻咽癌、乳腺癌、纵隔肿瘤放疗后。因放疗后正气虚弱,邪乘于肺,郁结胸中,肺气喷郁,宣降失司,痰凝气滞,瘀阻脉络,久而成块,乃致转移性肺癌发生。常出现疲乏、食欲不振、消瘦、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甚者呼吸困难出现局限性哮喘及水肿、发热、转移灶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上腔静脉被癌肿压迫或癌栓栓塞,则颜面、上部胸壁肿胀和静脉曲张,皮肤红紫为上腔静脉综合征。组方选药常用黄芪、茯苓、山药、黄精、灵芝、冬虫夏草等益气补肺扶正抗癌;干蟾皮、蛇舌草、败酱草、七叶一枝花、龙葵、猪苓、半枝莲、八角金盘、鱼腥草、淡芩清肺解毒;天麦冬、南北沙参、川石斛、百合、炙鳖甲养阴生津。

3、小结

癌症放疗后生存期长者,大多是采用中草药治疗坚持较长时间的病人,就是复发或转移的,仍有病灶消失及带瘤长期良好生存的可能。

此文发表于《中国中医药信息》1998年第5卷第1期

4, 化疗药物常见毒副作用的辨证施治

化学治疗已经与手术、放疗并重,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几乎都有毒副作用,主要表现在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肝、肾、肺及神经系统损害等。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致使相当一部分患者被迫中止化疗,甚至丧失生命。弥补化疗伤正之不足,发挥中医药扶正之长,能有效防治和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帮助疗程顺利进行,疗效得以巩固和提高。据笔者30余年数万病例的摸索,将化疗药物常见毒副作用及防治方、药归纳如下。

1、消化道反应

化疗药物引起的消化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低、腹胀、腹泻、便秘,也有部分病人引起粘膜炎或溃疡,大多数化疗药物都有明显的致吐性,尤其是DDPDTIC、ACD、烷化剂及蒽环类抗生素。发生原因主要由激活胃肠道中5HT3受体所致,也有些化疗药物可直接损害肠粘膜,干扰其功能引起腹泻,常见有抗代谢药、如5一Fu、5一DFUR、MTX、ACD、HU及亚硝脲类药,其中以氟脲嘧啶类引起腹泻最常见。中医治疗常以健脾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为主,药用四君子汤加减,止呕降逆加姜半夏、代赭石、旋复花、沉香、公丁香、柿蒂等,腹胀加乌药、枳壳、大腹皮,腹痛加制元胡、杭白芍、广木香,腹泻加炒鸡金、山药、肉豆蔻、炒诃子肉,食欲减低加焦三仙、川石斛,苔腻湿困加川朴、藿佩兰。大剂量化疗药物会灼伤津液,虚火上炎,发生口腔溃疡,症见口腔糜烂、口干咽燥、吞咽不畅、舌红苔少脉数。轻者阴虚宜滋阴清火,重者热盛宜清热解毒。常用沙参麦冬汤、增液汤、黄连解毒汤加减,再投入马勃、淡芩、知母、青黛,口腔溃烂处可用冰硼散、珍珠粉、锡类散吹敷。

2、骨髓造血抑制

大多数抗癌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持续不同时间的骨髓抑制,表现为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特别是粒细胞减少,继而血小板减少,长期用药可致血红蛋白下降,严重时骨髓再生不良,可发生粒细胞缺乏症和血小板严重低下,容易并发感染和出血倾向,常见药物有亚硝脲类(BCNU、CCNU、Me一CCNU)MMC、CAB、Mx和鬼臼毒素类(VP一16、VM--26)等。因骨髓抑制而被迫中止或推迟化疗是影响疗效的常见原因。治疗以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疗效最佳,药用四物汤加减。脾虚用冬术、茯苓、炒扁豆、红枣。肾亏用萸肉、蛤蚧、女贞子、旱莲草、巴戟天,严重气血两虚、全血低下用别直参、紫河车、阿胶,气不摄血者用炙黄芪、山药、仙鹤草、新开河参,血热妄行者用丹皮炭、紫草、大黄炭,其中鼻衄用白茅根、黑山支、制大黄,咳血用白芨、侧柏炭,呕血用地榆炭、三七粉、白芨粉,便血用黄柏炭、槐米炭,尿血用蒲黄炭、大小蓟、车前草,血虚失眠时应用炒枣仁、桂圆肉、五味子。

3、心脏损害

心脏主要致毒药物有:蒽环类抗癌药(ADM、DNA),三尖杉脂,碱类(HRT、HHR),喜树碱类及DDP等。大剂量CTX和5一Fu亦可引起心肌损害,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心电图变化,如T波平坦、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