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则为正。邪气为病,则变异必甚,正气为病虽病则微。 
帝曰∶何谓当位?
 上文云当其位则正,故问何谓当位。 
岐伯曰∶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
 
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
 当位者,天干化运,地支主岁,五行相合,各当其位也,如丁 卯之岁,木运临于卯木;戊午之岁,火运临于午火;甲辰甲戌己丑己未之岁,土运临于辰戌丑未;乙酉之岁 ,金运临于酉金;丙子之岁,水运临于子水。干支运气相合,所谓岁会,气之平也。平气之 岁,虽有盛衰,是为正气,其病则微。 
帝曰∶非位何如?
 上文云,非其位则邪,故问非位何如。 
岐伯曰∶岁不与会也。
 岁不与会者,非岁会之年。非岁会之年,而气有盛衰则为邪气,邪则变甚。 
帝曰∶土运之岁,上见太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金
 
运之岁,上见阳明;木运之岁,上见厥阴;水运之岁,上见太阳,奈何?
 上文五运下合主岁之地支,是为岁会,此帝复举五运上合司天之气以问。土运之岁,上见太阴,如己 丑己未之岁也。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如戊寅戊申之岁也;上见少阴,如戊子戊午之岁也;金运 之岁,上见阳明,如乙卯乙酉之岁也;木运之岁,上见厥阴,如丁己丁亥之岁也;水运之岁,上见太阳, 
如丙辰丙戌之岁也。 
岐伯曰∶天之与会也,故《天元册》曰天符。
 帝之所问,乃司天之气与五运相合,故曰天之与会也。《天元纪大论》云∶应天为天符。故《天元册》 
曰天符,非《太始天元册》文也。 
帝曰∶天符岁会何如?
 天符与岁会相合何如。 
岐伯曰∶太乙天符之会也。
 天符岁会相合,是名太乙天符,故曰太乙天符之会也。《天元纪大论》云∶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 
三合为治。太乙天符之会,即三合也,谓五运之气、司天之气、岁支之气三者皆同。解见天元纪三合为治注内。 
帝曰∶其贵贱何如?
 至尊无二,谓之太乙。伯云太乙天符,故问贵贱何如。 
岐伯曰∶天符为执法,岁会为行令,太乙天符为贵人。
 应司天之气,是为天符,天无言而化育,犹之执法于上也。应主岁之气,是为岁会,地承天而生杀, 
犹之行令于下也。五运之气,司天之气,岁支之气,三者皆同,是为太乙天符;太乙者,无 上至尊,犹之众职环会而为贵人也。 
帝曰∶邪之中也奈何?
 中,去声,下同。 
执法、行令、贵人,是有贵而无贱也。若中于邪,则非贵矣,故问邪之中也奈何。 
岐伯曰∶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贵人者,其病暴而死。
 天气营运,强健不息,中执法者,失其旋转之机,故其病速而危。主岁之气,下合于地,中行令 者,伤其有形之体,故其病徐而持。贵人者,天地气交,上下环会,中贵人者,一时不相交会,则 霄壤判,故其病暴而死。中邪而病,病而且死,则为贱矣。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
 天符岁会,太乙天符,皆主一岁之气。其四时之气,则有六位更易,位之易也,其病何如? 
岐伯曰∶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
 
则其病远,其害微。所谓二火也。
 六气之中有二火,君火加于相火之位,是君位臣,乃以上临下则顺。相火加于君火之位,是臣位 君,乃以下侵上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君臣者,所谓二火也。 
此一节,言天道六六之节,地理之应六节,而各有盛衰也。 
帝曰∶善。愿闻其步何如?
 步,犹位也。上文南北四隅,地理之步也,愿闻六气之步何如? 
岐伯曰∶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
 
日也。
 奇,音箕,下同。 
六十度,犹六十日也。奇,犹零也。所谓步者,六十日而有零,则为一步。六十日为一步,则一 岁六步,故二十四步,则当四岁,有奇者,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四分度之一,则一岁余二十 五刻,四岁则积盈百刻而成有奇之一日也。盖积有奇之刻而成日,积有奇之日而成月,所以合三百六 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 
帝曰∶六气应五行之变何如?
 一岁六气,气应五行,有常有变,帝故问之。 
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国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
 位者,主时之定位。厥阴为始,太阳为终,终而复始,故曰位有终始。位有终始,位之常也。气 者,加临之间气。在泉左间之气,为加临之初气,而主岁半以上,司天左间之气,为加临之四气, 
而主岁半以下。四气居中,故曰气有国中,国中者,随司天在泉之上下而更变,故上下不同。上下不同, 
则求之亦异,不同而异,气之变也。 
帝曰∶求之奈何?
 伯云,求之亦异,故问求之奈何? 
岐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名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