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文

  一日,春归夏至,大众都在松树下会讲多时。大众曰:“悟空,你是那世修来的缘法?前日师父拊耳低言,传与你的躲三灾变化之法,可都会么?”悟空笑道:“不瞒诸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大众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悟空闻说,抖搜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甚么?”大众道:“就变棵松树罢。”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棵松树。真个是:

  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直上秀贞姿。

  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

大众见了,鼓掌呀呀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


2.解密

解这一段,先要搞明白这首诗的意思,才能解得出来。

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直上秀贞姿。

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

作者的这首诗,是专指钟祥的两个人作的诗。一个是世宗的《初阅纯德山喜而自得》

南幸湖襄地,陵寝切衷肠。

周视亲园内,回旋四五岗。

茂茂铺茵厚,森森列障长。

龙高生意广,虎伏世传昌。

抱环罗玉砌,缭绕布金墙。

黝黑土色状,允矣称玄乡。

拨耸戒夷险,平坦免蹉防。

镇静资山祗,尊安奉先皇。

自是神灵悦,屡致朕心量。

为此自得吟,庶几永不忘。

总共是一百个字。这首五言诗内,就有茂茂铺茵厚,森森列障长。这就是郁郁含烟之意。而龙高生意广,虎伏世传昌。则是说的凌云直上之意。而贯四时,秀贞姿则很少有人解的出来。要解出来这内面的意思,要看最后一句话:尽是经霜耐雪枝。贞与雪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说的是白雪楼。而四时,则是指的四大名楼。白雪楼始建无考,最初是用于军事瞭望,后就成为贤士大夫竞相登临的游楼,声名渐起。

另一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登郢州白雪楼》,为白雪楼背书,最富盛名。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

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到宋代,白雪楼就与岳阳楼、黄鹤楼、浮云楼并称全国四大名楼,为驰誉千载的古名胜。

个人建议吧,钟祥应该把白雪楼景区搞好。湖北一个黄鹤楼,一个白雪楼,一个浮云楼。天下四大名楼独占其叁,让人暗暗称奇。仅靠此叁楼,就能独占旅游鳌头,就能让天下文人骚客蜂涌而至。不来?就代表没啥文化的嘛,这还用说吗?还有武当山,还有《西游记》中的钟祥。儒、释、道三家文化齐全,且全是第一名。文化旅游大省,非湖北莫属。湖北,是一个讲文化的地方。

为何这样说?因为名楼主打的是舞文弄墨。黄鹤楼有李白的诗词背书: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岳阳楼有毛泽东手书的杜甫的《登岳阳楼》背书: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浮云楼位于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唐代诗人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郎中》为其背书:

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只是可惜的是,现在的人不讲究高山流水,亦不讲究阳春白雪,满脑子的丰乳肥屁股,全身上下散发着铜锈味。四大名楼黯然失色,文化人归隐武当终南。现代人真的太不讲究了,让人错鄂不已,甚是可悲可叹。

现在很多人说的四大名楼是错的。到宋代,白雪楼就与岳阳楼、黄鹤楼、浮云楼并称全国四大名楼。所以呢,作者写的贯四时、秀贞姿、耐雪枝指的就是位于钟祥的四大名楼之一的白雪楼。

为何要把这两者联系起来?看看白居易为白雪楼写的诗。唐代诗人白居易《登郢州白雪楼》最富盛名。“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白居易姓白,为钟祥的白雪楼写了一首诗。而世宗出生在钟祥,为松林山写了一首诗。世宗写的这首诗是一百个字。何意?一白。这就是为何作者要把白雪楼写进这首诗内的原因。白居易的第一句就是:白雪楼中一望乡。世宗这是不是一望乡?当然是了。

把作者的意思搞清楚后,前面就好解了。那么这一棵松树,指的就是世宗的《初阅纯德山喜而自得》

大众见了,鼓掌呀呀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这句呀呀大笑表达的意思就是初阅,与喜而自得之意。

世宗的这首五言诗,作者都说了,全无一点妖猴像。他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登郢州白雪楼》有一比。特别是:龙高生意广,虎伏世传昌。抱环罗玉砌,缭绕布金墙。这四句的意境,与白居易的诗“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相比,真的不差上下的。

不过呢,很多人受现代的“生意”之影响,把”生意广“理解为了生意越做越大的意思。这样搞的话,也就不必读诗词了。那还读的有啥意思?

你应该把这两句理解为“生龙活虎”,这意境就出来了。

突然灵光一闪,湖北人要是能让习主席为白雪楼的《登郢州白雪楼》手书一下,那就完美了。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是不是?2020年,习主席率众救了湖北人,这种恩情湖北人不能忘记。我也不装了,我就是个湖北人。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当时的恐惧无以言表,犹如世界末日般,人心惶惶。

把上面的内容搞明白后,这一段就好解了。先放一放,给点时间感兴趣的解一下先。

一日,春归夏至,大众都在松树下会讲多时。嘉靖十七年(1538年)世宗生母章圣皇太后驾崩,决定梓宫南祔承天(湖北钟祥)显陵。嘉靖十八年三月,嘉靖皇帝在湖广承天府拜谒了明显陵,还带领文武百官举行了多项礼仪活动,之后他还特地给当地官民下了一个白话诏书,诏书大意是:“承天是我的家乡,是我的发迹地,可惜我的父母都去世了,我心里实在很苦啊。我很羡慕你们,毕竟还有父母在身边。乡亲们,希望你们能够珍惜父母在世的时候,好好孝顺他们!”嘉靖皇帝临走时,特地颁诏免去了承天府三年的田税。回到京师后,嘉靖帝最终决定把蒋太后的梓宫放入承天的明显陵同兴献王合葬。

大众曰:“悟空,你是那世修来的缘法?前日师父拊耳低言,传与你的躲三灾变化之法,可都会么?”这次南巡的三灾,指的是行宫三次失火。这就是这次的三灾。刚出发的第一天,在赵州行宫,就发生了火灾,这次火势不大,很快被扑灭了。于是继续启程,二月二十七这天夜里,驻跸在临洺镇行宫,居然又发生了火灾,虽然没有很大的损失,但造成皇帝无法睡眠,队伍也得不到休息,令他十分恼火,叮嘱手下小心火烛。

悟空笑道:“不瞒诸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这个就是讲的这三灾,二月下旬,世宗驻跸河北赵州、临铭两处行宫的火灾。第三次的卫辉火灾,事前有陶仲文推算,故曰师父传授。卫辉火灾最为严重。

二月二十八日,世宗进入河南,当日驻跸卫辉行宫。连日来的奔波,众人皆疲惫不堪,很快都睡着了。四更天,行宫又起火灾,因天干物燥,火势非常凶猛,世宗被困在火中。危急时刻,锦衣卫署指挥使陆炳冲进行宫,将世宗背了出来。

这次火灾,事发突然,且发生在夜里,很多人命丧火海,离京时所携带的诸多法物、宝玉也多被焚毁,就连世宗本人也差点丢了命,“丁卯,驾幸卫辉,行宫四更火,陆炳负帝出,后宫及内侍有殒于火者”(《明史·五行志》)。

卫辉行宫火灾,是有征兆的。临近卫辉时,突然刮起了旋风,旋风环绕着世宗圣驾久久不停。世宗纳闷,忙问随行道士陶仲文是何征兆?陶仲文推算后说前面还有火灾,世宗命其用法术消灾,陶仲文没有这么做,而是强调“火终不免”(《明史纪事本末》)。

大众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嘉靖皇帝于次年2月南巡承天府(即现在的钟祥市),在拜谒了其父兴献王的陵墓之后,又详细地巡察了显陵的地脉与风水,对显陵的风水环境,嘉靖皇帝感到十分满意。并即兴作诗一首。

悟空闻说,抖搜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甚么?”

大众道:“就变棵松树罢。”这个题目就是《初阅纯德山喜而自得》。纯德山即松林山,松林山就是松树林山。诗是世宗写的,估计题目是大臣们加的。书上这么写,我就这么解。错了找作者。我主打个胡说八道不负责任,你还能来咬我的蛋不成?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负什么责?我只是读者之一,又不是作者。蒙对了是运气,蒙错了很正常。只身花丛过,片甲不留身。说这些话的目的,是怕因为我的解而毒害到了你。话再说回来,能蒙到我这水平的,这世间还真难找,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棵松树。真个是:

  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直上秀贞姿。

  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

大众见了,鼓掌呀呀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因为是为其父所作,故曰好猴儿。


3.探讨

1.通过对作者的诗的解密,从而得到了解这段文字的灵感。作者写作,是有迹可循的。

2.中华的四大名楼,是白雪楼、岳阳楼、黄鹤楼、浮云楼。真正讲起来,应该是白雪楼为首,与钟祥的阳春台相对应。因为符合阳春白雪之意。阳春白雪,更具文化韵味。当然了,黄鹤,浮云更具仙气。湖北的三座名楼,具有从天性,而岳阳楼具有从地性。

3.《初阅纯德山喜而自得》为世宗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