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侯侵我西鄙,遂伐曹,人其郛。郛者何?恢郭也。恢,大也。郭,城外大郭。
  ○郛,芳夫反,郭也。恢廓,苦回反,大也。
  [疏]“郛者何”。
  ○解云:欲言城郭,经无城郭之文;欲言非城郭,上文言入,故执不知问。

  入郛书乎?曰:不书。围不言入,入郛吴也。
  [疏]“入郛”至“不书”。
  ○解云:案诸旧本,此传之下悉皆无注。有注云“围不言入,入郛是也”者,衍字耳。

  入郛不书,此何以书?动我也。讳使若为同姓见入郛故,动惧我也。动我者何?内辞也。其实我动焉尔。齐侵鲁,鲁实为子叔姬故,动惧失操云尔。乡者不去,几亦入我郛,故举入郛以起鲁耻,且明兵之所乡,苟得其罪,则莫敢不惧。
  ○乡者,许亮反,下同。几,音祈。
  十有六年,春,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穀,齐侯弗及盟。其言弗及盟何?据序上会也。连盟何者,嫌据盟。
  [疏]注“据序”至“据盟”。解云:据序上会,何得弗及盟乎?是以问之。云嫌据盟者,嫌直据盟问之。

  不见与盟也。与齐期盟,为叔姬故,中见简贱,不见与盟,侮辱有耻,故讳使若行父会而去,齐侯不及得与盟,故言齐侯弗及,亦所以起齐侯不肯。
  ○为,于伪反。
  [疏]注“使若”至“与盟”。
  ○解云:使若行父会齐侯于阳穀讫即弃之而去,齐侯不及盟。
  ○注“亦所以起齐侯不肯”。
  ○解云:若直言不及盟,文体已具,足见不得盟矣。而更言齐侯不及者,欲道是时不肯盟者是齐侯也。若直言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穀不及盟,不妨行父不及,无以见齐侯不肯矣。

  夏,五月,公四不视朔。视朔说在六年。不举不朝庙者,礼,月终于庙先受朝政,乃朝,明王教尊也;朝庙,私也,故以不视朔为重。常以朔者,重始也。
  [疏]注“视朔说在六年”。
  ○解云:即上六年注云“礼,诸侯受十二月朔政於天子,藏于大祖庙,每月朔朝庙,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而受之”是也。
  ○注“不举”至“为重”。
  ○解云:正以视朔之时,必有朝庙之礼,故上六年经云“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是也。今此经直言“四不视朔”,不道不朝庙,故解之。
  ○注“常以”至“始也”。
  ○解云:言十二月之政令,所以不在年初一受之而巳,必以月之朔日受之者,重月之始故也。

  公曷为四不视朔?据无事也。公有疾也。以不讳举公如有疾,公有疾乃复举公是也。
  ○乃复,扶又反,下同。
  [疏]注“公有”至“是也”。
  ○解云:即昭二十三年“冬,公如晋,至河。公有疾,乃复”是也。

  何言乎公有疾不视朔?据有疾无恶也。
  [疏]注“据有疾无恶也”。
  ○解云:即昭二十三年传云“何言乎公有疾乃复?杀耻也”者是。

  自是公无疾,不视朔也。有疾无恶不当书。又不言有疾者,欲起公自是无疾不视朔也。
  [疏]注“公自”至“朔也”。
  ○解云:即郑氏云“鲁自文公四不视朔,视朔之礼已后遂废”者,正取此文也。

  然则曷为不言公无疾不视朔?有疾,犹可言也,无疾,不可言也。言无疾大恶,不可言也。是后公不复视朔,政事委任公子遂。
  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犀丘。
  ○犀丘,彦西,《左氏》作“郪丘”,《穀梁》作“师丘”。
  [疏]“盟于犀丘”。
  ○解云:正本作“菑丘”,故贾氏《公羊》曰“菑丘,《穀梁》曰‘师丘’”是也。今《左氏》经作“郪”字。

  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
  ○毁泉台。泉台者何?郎台也。庄公所筑台于郎,以郎讥临民之漱浣。
  ○漱,素侯反。浣,户管反。
  [疏]“泉台者何”。何解云:泉台之名,自前未有,今而言毁,故执不知问。
  ○注“庄公”至“漱浣”。
  ○解云:即庄二十一年“春,筑台于郎”,传云“何以书?讥。何讥尔?临民之所漱浣也”是也。然则何以知泉台为郎台?正以彼传云“讥临民之所漱浣”书,与此泉台之义合故也。

  郎台则曷为谓之泉台?未成为郎台,未成时,但以地名之。既成为泉台。既成,更以所置名之。毁泉台何以书?讥。何讥尔?筑之讥,毁之讥。先祖为之,已毁之,不如勿居而已矣。但当勿居,令自毁坏,不当故毁,暴扬先祖之恶也。筑毁讥同,知例皆时。
  ○令,力呈反。暴,步卜反。
  [疏]注“筑毁”至“皆时”。
  ○解云:言筑毁讥同者,即上传云“筑之讥,毁之讥”是也。言知例皆时者,正以此经文承月下,恐蒙月,故如此解。

  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巴,布加反。
  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