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所宜。若米食則饅頭炊餅,純白麵造,不用糖餡者,亦堪寓敬。外此切須戒之,勿陳于前,恐招譴責。古者只用明水,不敢以酒獻,蓋醞
  造而成,易有污觸也。後世方用酒。今不可缺,須新造以新器盛之,仍忌雜穢為上。
  諸設醮與,朝儀不同。三時朝奏謂之朝儀,合用朝服。降聖設醮位之宴禮,合用常服。常服則道衣是也。前輩多守此法,罔敢僭踰。近
  世道士每遇設醮,必衣朝服,誠敬愈加,蓋以上帝親降故耳。信如斯言。則朝奏視為具文宴饗,方蒙鑒映,何其薄侍聖真若是哉。凡遇醮筵
  ,只用常服,方為近古。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之三百一十九竟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之三百二十
  齋醮須知品
  上章
  諸章奏別是一派,與齋醮元預。正一章乃玄元道君下教祖天師,領戶化民,上章首過,流傳至今。九靈章乃西靈金母為主真,授紫虛元
  君,因遂頒行。雖所遣官吏不同,其上詣三天,均達至尊之聽。但正一章只到太清几前,九靈章則徑至玉清几前。運神會道飛元聚靈,其法
  幽密,未易言也。正一章升神詣泰玄都省,仗天師引進。九靈章則升詣三天門下,既入門東詣玄生府,南詣鳳凰閣下,西詣少嗥金樓,北詣
  北極門下,中詣天曹門下,次詣金闕崇樓殿,方進呈御前。其不同若此。本派所以用九靈章也。
  諸書章每章宜單幅,幅宜單行,行宜單字,每行字不過一十有七,每幅行元定數,但要幅幅一同而已。假如章文併前後空行,共九十五
  行,則合平分為五幅寫。或行有多寡,宜增減章文,其前後空行不可增減也。此書章之要法。
  諸進章達御,亦是後世傳授。古者謄詞上章,不過就香火前宣讀,畢即置几上。上元後所讀章,積至中元日焚。中元後所進章,積至下
  元日焚。下元後所宣章,積至上元日焚。謂之斷章。即無許多施為,上天未嘗不昭然報應。所以章法中有開日才日,可拜一百二十通之說。
  蓋三五吏兵,呼吸相應故也。後世方有陞壇校獻之儀,亦出官後初獻校章,後二獻封章,後三獻遣章,後存伏復爐,後焚章,始略與古法相
  戾。近時以來自謂天道遠,人道邇,非假文字,莫能感通。故多於靖室預行審校封印,然後設章官醮,次方迎章陞壇,就壇上再宣,次遣章
  ,次焚章,次法師升神進呈,遂大變古法矣。然出官而後校章,蓋藉章官塗改耳。故科中若有謬戾,長毫利筆,尋文注改之說。今既自任責
  審,校章官無預,則登壇宣讀可謂元名。況官未出而先酌獻,委為虛設。第從祖師以來,流傳科教次第如此,余不敢改也。
  諸上章,如臣為君,子為父,弟為兄,婦為夫,友為師,孫為祖,客為主,及為國家解大災患,禦大寇難,則其事順,易達易行。若君
  為臣,父為子,兄為弟,夫為婦,師為友,祖為孫,主為客,雖有誠懇迫切,章可上達,事多不行,法師宜謹之。
  諸心章式,與大章一同。不用几函,只就香爐中焚之。如登壇依儀。則用科、發爐、出官,三獻不可缺也。
  儲遣章,宜平坐飛神不許設拜伏地,犯大洞中至禁。如科中合拜處,亦宜心拜,不必以形體拘,自傾倒九官大羅諸天官闕也。
  諸進章經過三天門下,有諸大魔王與天省諸相,共領其事。凡人之善惡,皆由諸魔王考校。如大勳魔王,即副相也。靈魔書功也,非魔
  書功也,非魔書過也,比也魔稱停得宜也,制魔典司制韶也,不可不知。
  諸章後,以聞某再拜空三行,臣姓某以聞空三行,大道銜某臣姓空三行,太歲某大道銜空三行,太歲後空紙。各有其說。其一批指與天
  省批,齋主誠心堅否。其一指與天省批,祭酒法師有無過犯,合與不合進章。其一指與天省批,所進章其事可行與不可行。其一指與天省批
  ,所進合請上帝,付何處,作何判,太歲以挨則書允與不允,然後行下也。
  諸進章,宜先叔法師誤卑罪惡,不當上章塵漬,首乞原赦。次方具齋主投詞,鄉貫事理。次參演罪責條目,許其首謝。次詳述祈恩請福
  ,或開度遷拔,各冀行下所屬。次請章中官吏,末乞帝命俞允,普及十方三界,均被恩榮。能若是者,謂之依格,必得上達,應感昭然。否
  則如石沉海,法師更招考譴。慎之慎之。
  諸上表黃紙朱書,其格式與進章一同,用几函並如章式。若白紙黑書,則前用臣某言,後用謹言,只如朝廷上棧式也。
  諸上章法師,領壇官陞壇後,衆官拱立侍衛,一如齋壇之儀,不許妄動。今人多是不誠,纔遇法師出官,盡出壇往別處閑詁,或打瞌睡
  。獨置法師在壇,至遣官方,再來序立。此皆息慢之極,玄律非輕,宜戒之。
  諸開度頒玉清大赦,宜於破酆都開業道章後,法師伏興時填勑字頒之。
  諸上章法師,若未能升神躡景,面朝上帝,惟仗仙靈遞送。如為人禳災謝恩,只到星界周將軍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