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為少比,是故說耳。二真曰:實如教旨,二真得經眾訣之要,各各慶悅,意自云曰:如此一切,微有緣者,必當樂受。於是啟天尊曰:如今還外傳說此經,不審科儀法信輕重,謹以上諮。
  天尊曰:脫未體備,甚宜應問。所以爾者,大有旨要,玄科隱祕,故不一二載說之耳。子並諦聽善識,此禁最嚴,慎勿差違。
  天尊於是告右玄真人曰:卿受此經,可擇其人傳,不須法信。又告左玄真人曰:卿受此經,當依冥典法信,所用金錢,紋繒等物,皆令如式。此法出自虛无浩素元君之凝思,五方元老常所寶修,受者別齎上金五分,素絲五兩,以脆五方元老之靈。本命紋繒,上壽百二十歲,計歲餘一,公王一疋,中人一丈,貧者一尺。此三種物,慎不可闕。闕而彊受,受者有罪,其中增降,以貧富量之。左玄真人心疑不平,因白天尊曰:右玄真人受此經文,不須信物,而反見使頓責如許,經法是一同,即有二異,其可解乎。
  天尊曰:非為偏也、子未知乎。眾兆不同,心心各異,故開二塗,其歸一也。所以爾者,右玄弟子,桑門居士,居士普行乞求,破惡以為法橋,能有施者,福報萬倍。故今授經,不重責信。卿今弟子,縱使分衛,以乞求度人,人無與者,更益彼罪,信心無表,何由得度。今故制以法信。法信之報,報在無量,如經無盡,不妨右玄布施福也。
  天尊又曰:右玄弟子施居士者,是能减割施財與人,福報萬倍,萬倍有盡。左玄弟子齎信受經,此為信道,則是施財於道,是故福報如經無盡。左玄真人雖奉教旨,心猶未體福報如經無盡之理,理復云何。
  天尊知其心念,即語大賢:卿有疑耶,無所嫌也。所以云福報如經無盡也,何以故。譬卿得此經,寫治一通,傳與一人、十人、百人、千萬人、千億萬人不可計。人人寫一通、一通無限量通,彌布無外。卿本猶存法信之報,如此無盡。假令卿今以一金萬金,從師受經,後得福報如經無盡,隨復永無耗竭,恐弟子中脫有未悟,為近譬耳。夫經信之報,隨信多少,悉如良井,縱使天下大旱,百丈絕源,此井猶滿。井主足用,餘以施人。百千萬人,舉鄉郭人#1,恣意汲取,給拯無極,終於無竭。此是自然不盡之報。
  天尊曰:既能信道,用信道故,故能信經,减損身口,以用受經,財報無盡,故謂無量,加得信道之福。信道之福,令人精神聰明,智慧如經無盡。譬然一燈,轉然百燈、千燈、萬燈,巨億萬燈,無量數燈,普照虛空。先所然一燈,光明無損,此是福報,智慧永無盡也。卿當普告受經之人,導以智慧,開悟一切,如此井燈不得獨足,便自為足。左玄真人心又疑曰:悉天下大旱,百丈無源,井那猶滿,欲問未敢。
  天尊已知左玄之意,即又語曰:所以名為良井者也。是時虛空之中,眾仙大聖,聽說法者,巨億千萬,咸皆開解,同聲稱善。一稱善福,福進三階#2。左玄真人疑解廓然,知責經信,更是勝理,下座稽首曰:始蒙開悟。
  是時共乘雲軿二人,乃是往古胤祖、次胤兄弟,聞說要言,即以仙童玉女千二百人,稽首奉上左玄真人,求受要訣。左玄真人即授二人思微定志要訣,二人信解,即入第三仙品。是時千二百仙童玉女,見二人受經得道,便各解身上寶珠瓔珞,奉上左玄真人,求受尊經。受之亦竟,讀得一徧,神開解悟,知三界皆空,福盡應終,便各悔過。千二百人即於其身,仍化入仙。
  爾時空中有一天人,意疑天尊說此譬喻,云學道之人,不得思微定志要經,如入海採寶,無有導師。又云:如彼愚人,晻入空山,覓天子綬,設如是者,造化之初,未有此經,故天尊大聖,那得成道。
  作是念已,天尊即知。便答天人曰:卿未預天人,豈能遠知造化之由。如天尊大聖,經法未出而得道者,皆是純朴,行應自然。自然之行,時與理。晻與理合,自然玄悟。玄悟之理,本無文字,撰集成經,以告後來,何所嫌耶。譬人墮地獄,豈須先作地獄法乎。天人稱善曰:聖尊之言,悟我愚蒙。於是悔謝,進仙一階。
  時有十二年少,處世閑樂,日日相就,共作好食,酣飲嬉戲,或復論議為道之難易。天尊以道眼遙見此人,前生在世,得為人師,而祕恡悟經典,故弟子於道之心,亦復猶豫,因此微緣,緣猶可度。於是天尊即化作凡人,從會中過,過託乞食,因悉共語諸年少輩,復論如故。一人曰:我數隨家兄至安樂山中,見諸道士悉持十戒,肅肅甚佳。如此後死,魂神所在,亦當不虛。但十戒持,人難悉從耳。化人曰:持此甚易,違此難耳。諸人聞化人言,皆各僉然。問化人曰:云何先生持戒云易,不持反難。化人曰:立身如戒,不畏天子,亦不畏鬼神,何為不易。如違戒者,是人悉畏,復畏鬼神,云何不難。於是十二年少,並有道意,因各各自忖。其中一人,素性好酒,先曰:餘者乃可,唯酒難斷除,我本性所好,作不敢計,所以者何。我先服散,散發之日,非酒不解,是故敢耳。化人曰:散發所須,此乃是藥。將養四大,藥酒可通。但勿過量,至不如平耳。一人曰:餘事猶可,妄語甚難。所以為難,或身有密事,或是尊長應為隱諱,而人見問,不得不欺,欺便犯戒。是故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