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曰:呂恭,字文敬,於太行山採藥,忽逢人授以仙方。得道,因遣恭去,曰:可視卿里。及孫呂習者作道士,民多奉事之。恭傳言到習家,扣門問訊。奴出,問公從何來,恭曰:此是家。習聞,驚喜出拜。恭乃以神方授習而去。習時已年八十,服之還少。至二百歲,乃入山中,子孫世不復老。又曰:沈建,丹陽人,世為長吏。建好道不仕,學服餌之衛,能治病飛行,或去還。如此三百餘年,乃絕跡不知所之。
  又曰:許遠遊第三男名口,字翔,小名王斧。糠枇世務,居雷平山下,修業精勤。常願早遊洞室,不欲久停人世。遂詣北洞,以梁太和六年於茅山舊宅,年三十而告終,即居方隅山洞方園館中,常去來四平方臺。後為上清仙去。
  又曰:馬明生,臨淄人,為縣吏,逐賊被傷,遇太真以靈丸得差。後師安期生,受服太清丹,在世五百年,漢靈帝光和中去世。
  《集仙錄》曰:楊平,不知名姓,在楊平山居,多變化之術。或問之,乃曰:我楊平洞中仙人耳。稱每歲三元大節,諸天各有上真下遊洞天,以觀其善惡,人世死生興廢,水旱風雨,預開報洞中。其龍神祠廟血食之司,皆為洞府所統。洞中仙曹,如人閒郡縣聚落耳,不可一一詳記也。言訖而去。
  道部五竟
  道部六
  尸解
  《西城王真人傳》曰:解化之道,尸不不能俱神化者也。
  《寶劍上經》曰:尸解之法,有死而更生者;有頭斷從一旁出者;有形存而無骨者。
  又曰:夫尸解者,本真之鍊蛻也,五屬之隱適也。雖仙品之下第,其稟受亦不輕也。所謂隱回三光,白日陸沉者也。夫修下尸解者,皆不得返望故鄉,此謂上解之道也。名配紫簡,三官不得復窺其閒隙,雖獲隱運,世志未厭,又不得返歸,故遊柄不定也。
  又曰:以丸藥和水而飲之,又并抱草而臥,則傷死於空室中,謂之兵解。
  又曰:上品惟八素列紀,受而不行,餘皆白日尸解,得為飛仙。
  《登真隱訣》曰:尸解者,當死之時,或刀兵水火,痛楚之切,不異世人也。既死之後,其神方得遷逝,形不能去示。
  又曰:董仲居,淮南人也,少時服氣鍊形,年百餘歲不老。常見誣繫獄,尸解仙去。
  又曰:清平吉,沛人也,漢高祖時卒也。至光武時故不老,後尸解去。
  《真誥》曰:顧歡,字玄平,吴郡人。齊永平中,卒於剡山,葬鹽官樂附里。木連理生墓,縣令江山圖表狀,歡尸解而去。
  又曰:辛玄子,字延期,隴西定谷人。好道,行渡秦川長梁津,致溺水,解而去之。
  又曰:張祖常者,彭城人,吴時北來,行入方山洞室中,託形墮車,隱化幽館而修守一之業。
  又曰:劉平河者,無名字,漢末為九江平河長。行醫術,有功德,救人疾患如己之病。行遇仙人周正時,授以隱存之道。居於方山洞室,常服日月晨氣,顏貌甚少。後尸解而去。
  又曰:受大戒者死,滅度鍊神,上補天官,謂之尸解。
  又曰:人死,必視其形。如生人,視足不青,皮不皺,目光不毀者,皆尸解也。白日尸解,自是仙也,非尸解之例,其用藥得尸解,非是。用靈丸之解化者,皆不得返故鄉,三官執之也。白日去謂之上尸解,夜半去謂之下尸解,向晚暮之際去者謂之地下主者也。
  《瓊文四紀篇》曰:得九真中經者白日尸解。或曰:飛行羽經輕也。又《六紀篇》曰:靈書紫芝或五老寶經有之者尸解。
  《神仙傳》曰:介象字元則,會稽人也。吴先主甚重之,常謂曰:介君象速求去。先主不聽。象言病,先主使左右賜美梨一奩。須臾,象死解去。
  又曰:紫清上宮九華安祀謂楊君曰:可尋解劍之道,作吉終之術。自盡出嘿之,會隱顯之跡。
  又曰:葛玄,字孝先,從左慈受九丹金液經,常餌木,語弟子張奉曰:當尸解去,八月十二日時當發。至期,玄衣冠而外,無氣而色不變,尸解而去。
  又曰:士亞公謝元,歷陽人也,費長房師之。及道士李意期將兩弟子去積年,長房及兩弟子皆隱變解化。
  又曰:鮑說,字太玄,琅邪人,晋明帝時人。葛洪妻父陰君授其尸解法。一說云:靚,上黨人,漢司隸鮑宣之後,修身養性,年過七十而解去。有徐寧者,師事說。寧夜聞說室有琴聲而問焉,苔曰:嵇叔夜昔示迹東市,而實兵解耳。
  《晋中興書》曰:葛洪赴岣嶁令,行至廣州,其刺史鄧岱留不聽去。洪乃止羅浮山中,鍊丹積年。忽與岱書,當遠行尋藥。岱得書徑往別,而洪已亡。年八十一,顏色如平生,入棺輕如空衣,尸解而去。
  《道學傳》曰:吴猛,字雲世,有道術。庚亮聞其神異,厚禮迎之來武昌。尋求歸,辭以算盡,請具棺。庚公閔然,即日發遣。未達家五十里而終,形狀如生。
  又曰:若六行未通,宿植尚少,入中品,以為尸解遁變也。降此以下,是正服御。功行淺劣,則入階下階。勝者則滅度更生。更生之後,修道隨功多少,方始得道。
  《太上太霄琅書》曰:修學上法,時入山林,服餌靈藥,因綠應過,雖復尸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