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示本能起用,用不乖本义也。
     【释文】《而知》音智。注同。
  【七】【注】任素通神,而后弥广。
     【疏】夫清素无为,任真而往,神知通物,而恒立本原,用不乖体,动不伤寂。德行如是,岂非大中之道耶!
  【八】【注】物采之而后出耳,非先物而唱也。
     【疏】采,求也。夫至圣虚怀,而物我斯应,自非物求圣德,无由显出圣心。圣心之出,良由物采。欲〔示〕和而不唱,不为物先。
  【九】【疏】形者,七尺之身;生者,百龄之命;德者,能澄之智;道者,可通之境也。道能通生万物,故非道不生;德能鉴照理原,故非德不明。老经云,道生之,德畜之也。
  【一0】【疏】存,任也。穷,尽也。任形容之妍丑,尽生龄之夭寿,立盛德以匡时,用至道以通物。能如是者,其唯王德乎!
  【一一】【注】忽,勃,皆无心而应之貌。动出无心,故万物从之,斯荡荡矣。故能存形穷生,立德明道而成王德也。
      【疏】荡荡,宽平之名。忽,勃,无心之貌。物感而动,逗机而出,因循任物,物则从之。(犹)〔由〕具众美,故为王德也。
  【一二】【疏】至道深玄,圣心凝寂,非色不可以目视,绝声不可以耳听。
  【一三】【注】若夫视听而不寄之于寂,则有闇昧而不和也。
      【疏】虽复冥冥非色,而能陶甄万象;乃云寂寂无响,故能谐韵八音。欲明从体起用,功能如是者也。
  【一四】【注】穷其原而后能物物。
      【疏】即有即无,即寂即应,遣之又遣,故深之又深。既而穷理尽性,故能物众物也。
  【一五】【注】极至顺而后能尽妙。【疏】神者,不测之名。应寂相即,有无洞遣,既而非测非不测,亦〔非非〕不(非)测,乃是神之精妙。
  【一六】【注】我确斯而都任彼,则彼求自供。
      【疏】遣之又遣,乃曰至无。而接物无方,随机称适,千差万品,求者即供,若县镜高堂,物来斯照也。
      【释文】《而供》音恭,本亦作恭。《确》苦学反。《斯》音赐,又如字。
  【一七】【注】皆恣而任之,会其所极而已。
      【疏】骋,纵也。宿,会也。若夫体故至无,所以随求称适,故能顺时因任,应物多方,要在会归而不滞一。故或大或小,乍短乍长,乃至修远,恣其来者,随彼机务,悉供其求,应病以药,理无不当。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一)归,遗其玄珠【一】。使知索之而不得【二】,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三】,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四】。乃使象罔,象罔得之【五】。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六】?」
  【一】【注】此寄明得真之所由。
     【疏】赤是南方之色,心是南方之藏。水性流动,位在北方。譬迷心缘镜,闇无所照,故言赤水北也。昆丘,身也。南是显明之方,望是观见之义,玄则疏远之目,珠乃珍贵之宝。欲明世间群品,莫不身心迷妄,驰骋耽着,无所觉知,闇似北方,动如流水,迷真丧道,实此之由。今欲返本还源,祈真访道,是以南望示其照察,还归表其复命,故先明失真之处,后乃显得道之方。所显方法,列在下文。
     【释文】《赤水》李云:水出昆仑山下。《还归》音旋。《玄珠》司马云:道真也。◎庆藩案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注引司马云:赤水,(而)〔水〕(二)假名,玄珠,喻道也。与释文异。
  【二】【注】言用知不足以得真。
     【疏】索,求也。故绝虑不可以心求也。
     【释文】《使知》音智。注及下皆同。《索之》所白反。下同。
  【三】【疏】非色,不可以目取也。
  【四】【注】聪明吃诟,失真愈远。
     【疏】吃诟,言辨也。离言不可以辨索。
     【释文】《吃》口懈反。《诟》口豆反。司马云:吃诟,多力也。◎家世父曰:广韵:吃,同□。□,声也;诟,怒也,怒亦声也。集韵云吃诟力诤者是也。知者以神索之,离朱索之形影矣,吃诟索之声闻矣,是以愈索而愈远也。象罔者,若有形,若无形,故曰眸而得之。即形求之不得,去形求之亦不得也。释文引司马云,吃诟,多力也,误。
  【五】【疏】罔象,无心之谓。离声色,绝思虑,故知与离朱自涯而反,吃诟言辨,用力失真,唯罔象无心,独得玄珠也。
  【六】【注】明得真者非用心也,象罔然即真也。
     【疏】离娄迷性,恃明目而丧道,轩辕悟理,叹罔象而得珠。勖诸学生,故可以不离形去智,黜聪隳体也。
     【校】(一)赵谏议本还作旋。(二)水字依胡刻本文选注改。
  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一】。
  【一】【疏】已上四人,并是尧时隐士,厌秽风尘,怀道抱德,清廉洁己,不同人世,尧知其贤,欲让天下。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