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治乖淳古,故为治末也。
     【释文】《比详》毗志反。下同。一音如字,云:比较详审。《治之》直吏反。下治之至、注至治之道同。
  【六】【疏】乐者,和也。羽者,鸟羽;旄者,兽毛;言采鸟兽之羽毛以饰其器也。夫帝王之所以作乐者,欲上调阴阳,下和时俗也。古人闻乐即知国之兴亡,治世乱世,其音各异。是知大乐与天地同和,非羽毛钟鼓者也。自三代以下,浇浪荐兴,赏郑卫之淫声,弃云韶之雅韵,遂使羽毛文采,盛饰容仪,既非咸池之本,适是濮水之末。
  【七】【疏】绖者,实也。衰,摧也。上曰(衰)〔服〕,下曰裳。在首在腰,二俱有绖。隆杀者,言礼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哭泣衣裳,各有差降。此是教迹外仪,非情发于衷,故哀之末也。
     【释文】《衰》音崔。《绖》田结反。《隆杀》所界反。
  【八】【注】夫精神心术者,五末之本也。任自然而运动,则五事之末不振而自举也。
     【疏】术,能也;心之所能,谓之心术也。精神心术者,五末之本也。言此之五末,必须精神心智率性而动,然后从于五事,即非矜矫者也。
  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一】。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二】。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四】。万物化作,萌区有状【五】;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六】。夫天地至神(一),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人道乎【七】!宗庙尚亲,朝廷尚尊,乡党尚齿,行事尚贤,大道之序也【八】。语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九】;语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二)【一0】!
  【一】【注】所以先者本也。
     【疏】古之人,谓中古人也。先,本也。五末之学,中古有之,事涉浇伪,终非根本也。
  【二】【疏】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
     【释文】《长先而少》诗照反。
  【三】【注】言(三)此先后虽是人事,然皆在至(四)理中来,非圣人之所作也。
     【疏】天地之行者,谓春夏先,秋冬后,四时行也。夫天地虽大,尚有尊卑,况在人伦,而无先后!是以圣人象二仪之造化,观四序之自然,故能笃君臣之大义,正父子之要道也。
  【四】【疏】天尊,地卑,不刊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后,次序乎。举此二条,足明万物。
  【五】【疏】夫万物变化,未始暂停,或起或伏,乍生乍死,千族万种,色类不同,而萌兆区分,各有形状。
     【释文】《萌区》曲俱反。
  【六】【疏】夫春夏盛长,秋冬衰杀,或变生作死,或化故成新,物理自然,非关措意,故随流任物而所造皆适。
  【七】【注】明夫尊卑先后之序,固有物之所不能无也。
     【疏】二仪生育,有不测之功,万物之中,最为神化,尚有尊卑先后,况人伦之道乎!
  【八】【注】言非但人伦所尚也。
     【疏】宗庙事重,必据昭穆,以嫡相承,故尚亲也。朝廷以官爵为尊卑,乡党以年齿为次第,行事择贤能用之,此理之必然,故云大道之序。
     【释文】《朝廷》直遥反。
  【九】【疏】议论道理而不知次第者,虽有语言,终非道语;既失其序,不堪治物也。
  【一0】【注】所以取道,为〔其〕有序〔也〕(五)。
      【疏】既不识次第,虽语非道,于何取道而行理之邪!
      【校】(一)阙误引张君房本神下有也字。(二)阙误引文如海本道下有哉字。(三)赵谏议本无言字。(四)赵本无至字。(五)其字也字依宋本及道藏本补。世德堂本作为有序也,无其字。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一】,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二】,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三】,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四】,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五】,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六】,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七】,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八】。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九】;仁贤不肖袭情【一0】,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一一】。以此事上【一二】,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一三】,知谋不用,必归其天,此之谓大平,治之至也【一四】。
  【一】【注】天者,自然也。自然既明,则物得其道也。
     【疏】此重开大道次序之义。言古之明开大道之人,先明自然之理。为自然是道德之本,故道德次之。
  【二】【注】物得其道而和,理自适也。
     【疏】先德后仁,先仁后义,故仁义次之。
  【三】【注】理适而不失其分也。
     【疏】既行兼爱之仁,又明裁非之义,次令各守其分,不相争夺也。
  【四】【注】得分而物物之名各当其形也。
     【疏】形,身也。各守其分,不相倾夺,次劝修身,致其名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