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之害,不以人助天,始终皆因其自然,故无不成者。世人心存于得丧,方事之微,犹有不知而听其自然者,及见其几成而重失之,则未有不以为败之者矣。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人皆徇其所歌以伤物,信其所学以害理。圣人非无歌也,歌而不欲,故虽欢而不伤于物。非无学也,学而不学,故虽学而不害于理。然后内外空明,廓然无为,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待其自成矣。
  古之警为道者章第六十五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古之所谓智者,知道之大全,而览于物之终始,故足贵也。凡民不足以知此,而溺于小智,以察为明,则智之害多矣。故圣人以道治民,非以明之,将以愚之耳。盖使之无知无欲,而听上之所为,则虽有过,亦小矣。
  民知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吾以智御人,人亦以智应之,而上下交相贼矣。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吾之所贵者德也,物之所责者智也。德与智固相反,然智之所顺者小,而德之所顺者大矣。
  江海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后之。
  圣人非砍上人,非欲先人也,盖下之后之,其道不得不上且先耳。
  是以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皆谓章第六十七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夫道矿然无形,颓然无名,充遍万物,而与物无一相似,此其所以为大也。若似于物,则亦一物矣,而何足大哉?
  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以不似物为大,故其运而为德则亦闷然,以钝为利,以退为进,不合于世俗。今夫世俗贵勇敢,尚广大,夸进锐,而吾之所宝则慈忍俭约康退。此三者,皆世之所谓不肖者也。
  夫慈故能勇,
  世以勇次为贤#2,而以慈忍为不及事,不知勇次之易挫,而慈忍之不可胜,其终必至于勇也。
  俭故能广,
  世以广大盖物,而以检约为陋,不知广大之易穷,而俭约之易足,其终必至于广也。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世以进锐为能,而以不敢先为耻,不知进锐之多恶于人,而不敢先之乐推于世,其终卒为器长也。盖朴散而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自朴成器,始有属有长矣。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
  勇、广、先三者,人之所共疾也。为众所疾,故常近于死。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以慈御物,物之爱之如己父母,虽为之效死而不辞,故可以战,可以守。天之将救是人也,则开其心志,使之无所不慈,无所不慈,则物皆为之卫矣。
  善为士章第六十八
  善为士者不武,
  士当以武为本,行之以怯,若以武行武则死矣。
  善战者不怒,
  圣人不得已而后战,若出于怒,是以我故杀人也。以我故杀人之。
  善胜敌者不争,
  以吾不争,故能胜彼之争。若皆出于争,则未必胜矣。
  善用人者为之下。
  人皆有相上之心,故莫能相为用。诚能下之,则天下皆吾用也。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主,造事者也。客,应敌者也。
  不敢进寸而退尺。
  进者,有意于争者也。退者,无意于争者也。
  是谓行无行,
  无意于争,则虽用兵,与不用均也。
  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苟无意于争,则虽在军旅,如无臂可攘,无敌可因,无兵可执,而安有用兵之咎邪?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者几丧吾宝。
  圣人以慈为宝,轻敌则轻战,轻战则轻杀人,丧其所以为慈矣。
  故抗兵相加,一及者胜矣。
  两敌相加,而吾出于不得已,则有哀心。哀心见,而天人助之,虽欲不胜,不可得矣。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道之大,复性而足。而性之妙,见于起居饮食之间耳。圣人指此以示人,岂不易知乎?人能体此以应物,岂不易行乎?然世常患日用而不知,知且不能,而况行之乎?
  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
  言者,道之筌也。事者,道之迹也。使道可以言尽,则听言而足矣;可以事见,则考事而足矣。惟言不能尽,事不能见,非舍言而求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