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9-藏外

152-道德经注-汉-河上公-第1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而民好径。――径,邪不平正也。大道世平易而民好从邪径也。

  朝甚除。――高台谢(加木旁),宫室修。
  田甚芜。――农事废不耕治。
  仓甚虚。――五谷伤害国无储也。
  服文采(加丝旁)――好饰伪贵内华。
  带利剑。――尚刚强武且奢。
  厌饮食,财货有余。――多嗜欲无足时。
  是谓盗夸。――百姓而君有余者是由劫盗以为服饰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亲戚并随也。
  非道哉。――人君所行如是此非道也。复言也哉者,痛伤之辞。
  修观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国者不可得引而拔也。
  善抱者不脱。――善以道抱精神者终不可拔引解脱。
  子孙祭祀不辍。――为人子孙能修道如是长生不死世世以久祭祀先祖宗庙无絶时。
  修之于身,其乃德真。――修道于身爱气养神益寿延年其德如是乃为真人。
  修之于家,其德有余。――修道于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贞,其德如是乃有余庆及于来世子孙。
  修之于郷,其德乃长。――修道于郷,尊敬长老爱养幼小教诲愚鄙其德如是乃无不覆及也。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道于国,则君信臣忠仁义自生,祀乐自兴,政平无私,其德如是,乃为丰存也。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人主修道于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应上,信如影响,其德如是乃为普传。
  故以身观身,――以修道之身观不修道之身,孰亡孰存也。
  以家观家,――以修道之家观不修道之家也。
  以郷观郷、――以修道之郷观不修道之郷也。
  以国观国,――以修道之国观不修道之国也。
  以天下观天下。――以修道之主观不修道之主也。
  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老子言吾何知天下修道者昌背道者亡,以此五事观而知之也。
  玄符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谓含怀道德之厚也。
  比于赤子。――神明保佑含德之人。若父母之于赤子也。
  毒虫不螫,――蜂虿蛇虺不螫。
  猛兽不据,玃鸟不搏。――赤鸟不害于物,物亦不害之,故太平之世,人无贵贱仁心,有刺之物还反其本,有毒之虫,不伤于人。
  骨弱筋柔而握固、――赤子筋骨柔弱而持物坚固以其意心不移也。
  未知牝牡之合而俊(改血旁),精之至也。――赤子未知男女之合会而阴作怒者,由精气多之所致也。
  终日号而不唖,和之至也。――赤子从朝至暮啼号声不变易者,和气多之所致。
  知和曰常,――人能知和气之柔弱有益于人者,则为知道之常也。
  知常曰明,――人能知道之常行则曰以明达于玄妙也。
  益生日祥,――祥,长也。言益生欲自生日以长大。
  心使气日强。――心当专一和柔而气实内故形柔而反使妄有所为,和气去于中,故形体日以刚强也。
  物壮则老,――万物壮极则枯老也。
  谓之不道,――老不得道。
  不道早已。――不得道者,早已死也。
  玄徳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知者贵行,不贵言也。
  言者不知。――驷不及舌,多言多患。
  塞其兑,闭其门,――塞门之者欲絶其源。
  挫其鋭,――情欲有所鋭为当念道无为以挫止之。
  解其忿、――纷结恨不休,当念道无为以挫止之。
  和其光,――虽有独见之明当和之使闇昧不使曜乱。
  同其尘,――不当自别殊也。
  是谓玄同。――玄,天也。人能行上上事是谓与天同道也。
  故不可得而亲,――不以荣誉为乐独立为哀。
  亦不可得而疏、――志静无故与人无怨。
  不可得而利,――身不欲富贵口不欲五味。
  亦不可得而害,――不与贪争利,不与勇争气。
  不可得而贵,――不为乱世主,不处暗君位。
  亦不可得而贱。――不以乘权故骄不以失志故屈。
  故为天下贵。――其德如此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屈,与世沈浮容身避害故为天下贵也。
  淳风第五十七
  以正治国,――以,至也。天使正身之人使至有国也。
  以奇用兵,――奇,诈也。天使诈为之人使用兵也。
  以无事取天下。――以无事无为之人使取天下为之主。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此,今也。老子言我何以知天意然哉,以今日所见知。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天下谓人主也。忌讳者防禁也。令烦则奸生,禁多则下诈相殆故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利器者权也。民多权则视者眩于目听者惑于耳,上下不亲故国家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