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流俗也。積劫之苦。三毒為根。而癡尤難破。念此含靈。皆我眷屬。能不求真光明以破其闇乎。花嚴云。譬如有人。仁慈孝友。遭逢世難。父母妻子。兄弟姊妹。并皆散失。忽於曠野道路之間。而相值遇。瞻奉撫對。情無厭足。願行法者。深體此意。一切含靈。悉皆赴感。悉皆知歸。不可空誦古人浩博悠久艱苦卓絕之願。而勉強跪拜以塞責。孤負此道場內外人天也。
  問。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此是花嚴三昧力。故水陸道場。以七處九會而為定相。今乃略之。何耶。答。捨偽依真。花嚴乃現耳。七處九會。議本賢宗。長者已廣為十處十會。今之論本。處會皆十。第一處。一念心中。諸佛眾生。朗然無滯。純一性境也。第二處。外壇也。第三處。遣使壇也。第四處。淨道上虗空樓閣也。第五處。浴壇也。第六處。內壇也。第七處。淨土壇也。第八處。施食壇也。第九處。花嚴壇也。第十處。送聖遍往十方也。法性如虗空。諸佛於中住。無去亦無住。處處皆見佛。今以一念心中生佛齊觀。為第一會。十方預誦經律論呪七千二百餘卷。法寶光明。交羅暎帶。為第二會。外壇頂禮法輪寶懺。於眾生心中。吐法光音。為第三會。穢跡金剛。十大明王。天龍八部。證明結界。為第四會。聖觀自在坐道場中。放眉間光。為第五會。十方毗盧遮那如來。環坐道場。放眉間光。為第六會。請上堂時。供浴及齋。祈求恩赦。為第七會。主法坐說三歸菩薩戒。為一切含靈。開佛境界。為第八會。十方凡聖。同侍道場。暢行齋法。為第九會。送聖已畢。重復示現瑜伽施食儀軌。度生無極。為第十會。
  問。廣博嚴麗。皆同虗空。不相障礙。亦無雜亂。古之內壇。止五日。施食亦止五日。各有其節。今何一律以七。答。十方國土海。無量無邊佛。咸於一念中。各各現神通。既七日壇場。何妨七日內外有事。先外灑淨。後內結界。非雜亂也。
  問。勝法微妙音。譬喻字相應。無量佛神力。咸來入我身。外壇十二部經。本當勤誦。今皆不然。但奉法輪一懺。不亦淺乎。且先時誦經。雖曰良法。然光明星散。豈合規模。答。君誤矣。本非誦經。是檢藏也。檢藏事不行。乃代以誦經。而律論皆閣起矣。且十二部者。重頌本事等也。今以藥師金剛等十二種為十二部。誤中誤也。今之論本。以七千二百餘卷誦於先。法輪寶懺點綴於後。猶為將來檢藏之引焉。字字發光。何憂不聚。摩耶不云乎。彼妙光明入我身時。我身形量。雖不踰本。然其實已超諸世間。所以者何。我身爾時。量同虗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薩受生莊嚴諸宮殿故。如此四天下菩薩受生。我為其母。三千大千世界。百億四天下。閻浮提中。悉亦如是。然我此身。本來無二。非一處住。非多處住。
  問。如來咸放大光明。一一光中無量佛。今不日日正演瑜伽。唯以第七日敷陳其事。前之六日。神志稍略。答。水陸道場。本是齋法。合六道作人天。同侍食於三寶也。施食乃大齋中支流之一。專心根源。支流宜殺。其第七日必多為宣衍者。以送聖後重圓一會。示度生無己之心也。其有內壇受益未深。或可於新增進。金剛般若。兩周說法。法花記畢。更演涅槃。經云。若有眾生。得見菩薩修菩提行。若信若疑。菩薩皆以世出世間種種方便而攝取之。以為眷屬。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是此意也。
  問。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今之畫軸。既約其數。又盡變四惡趣作人天形。其有說乎。答。佛入眾生。則全乎眾生。眾生入佛。則全乎佛。佛形同人天。人天之形。方得受人天之供。必坐惡趣身於道場。恐無此理也。經云。一切方所。一切族類。我皆以方便示同其形。可知凡聖交接。氣味必孚。豈可滯殼迷封。不回故轍。法數之減。非好為奇。吾見卷軸太多。則挂起時。多互相掩蔽。今定以一席一軸。乃為安平。且使一一軸中。以勝劣之色。表厥尊卑。而於上堂十一席。一一威嚴。重重顯露。非敢略也。既助觀力。必使勿誤其初因。觀者神圓。聖凡同住矣。
  問。若佛菩薩等。不出於世間。無有一眾生。而能得安樂。釋迦本師也。於眾生最親。一概託之毗盧。未免疎隔。果爾毗盧能利五種根。何以圓唱所被機宜。唯是上上根菩薩凡夫外道。而上根且絕分也。答。根有生熟。教有抑揚。法有偏全。事有通局。今之道場。勝中之勝。豈於我佛。不能混法報化三身而為一。且汝不聞乎。於一佛身上。化為無量佛。雷音徧眾剎。演法深如海。
  問。世間所見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何以於浴聖時。而生男女二相分別之見乎。答。聖有二。一聖身聖。如三寶是。二凡身聖。如示作金剛天及八部上首是。今之上堂。明明二種聖人。同臨法會。浴之一事。眾生所需。如燈之照眼。食之美口。皆凡夫情量所必求。而上以供聖則為孝。何得絕凡情而言供聖也。時彼會中。一切眾生。因見如來。苦滅障除。堪受聖法。故威儀非可混蒙虗設。不壞世間相。乃滿大悲心。
  問。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今之飯僧不以飯。何也。答。飯僧非常之大舉。一之不易。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