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舌在也。’仪曰‘足矣。按:此借以谓自己与杨廷枢同以舌骂阉党也。

  冬日湖上二首

  又到西湖上,新愁不易支。桥通今日路,花忆去年时。白眼何辞醉,青春未可期。无心凭短棹,日暮过东篱。

  何事凭新赏?翻来起暮愁。一年垂欲尽,万里此长游。废弃谙杯酒,行藏倚钓舟。沧浪雪色好,更上望湖楼。

  校记:

  “春,,

  [一扫叶本作“赤”。

  [二]“谙’,强善本作“亲”。

  笺注:

  此诗为崇祯十七年冬游杭州西湖时所作。该年冬十月,刘泽清多次上疏,请严揖侯方域父子。方域避难复入浙江,再游西湖。

  “西湖”,今浙江杭州市西。《清一统志杭州府》一:“西湖在钱塘县西。……三面环山,溪谷诸水,汇而为湖。周三十里,以在郡西,故名西湖。”

  “白眼”,《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梁刘孝标注引《晋百官名》嵇喜字公穆,历扬州刺史,康兄也。阮籍遭丧,往吊之。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喜往,籍不哭,见其白眼,喜不怿而退。康闻之,乃赍酒挟琴而造之,遂相与善。”

  “青春”,《楚辞》景差《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此指明朝之复兴。

  “东篱”,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指避世隐居之地。

  “行藏”,行止,出处。《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沧浪”,此指西湖。“雪色好”,状湖上冬日之景。

  “望湖楼”,一名看经楼,在西湖边昭庆寺前。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云:“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三)

  过昭庆寺

  昭庆何年寺?江城士女临。非关通物境,原自有禅心。磬动春风寂,月明止水深。我来为瞻礼,感悟一高吟。

  校记:

  一“水”,强善本作“潭”,误,以其出韵也。

  一

  笺注:

  “昭庆寺”,《清一统志杭州府》二《寺观》:“昭庆寺,在钱塘县西湖上,吴越建,内有戒坛。”按:据诗中“磬动春风寂”句观之,本诗作于崇祯十七年春。该年春,方域曾漫游浙江杭州;除本首外,尚有《卜居》、《堤上》、《湖上》等诗。亦写于此时。

  “禅心”,清静寂定之心。

  四兄至

  慰汝北来者,音尘想不讹。国谟传已定,家庙近如何?狼狈衣围减,鸱鸮笑语多。同群有至理,握手慎风波。

  校记:

  一“鸮”,本衙本、强善本、力轩本作“枭”;资灿本、扫叶本、万有本同。

  一

  笺注:

  “四兄”,侯方岳。方域叔父恪次子。康熙《商丘县志》卷八:“方岳,字仲衡。明末以明经除桃源今,遇乱弃官。方岳文采风流,而任侠尚义,忧人之忧、急人之急甚于己。时人比之鲁仲连、陈孟公。亦雅好吟咏,有诗集行世。”此诗约作于崇祯十七年五、六月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仲兄方夏护其父恂自北京逃往江南;从兄方岳自商丘赴江南寻访方域及家人。

  “国谟”,国政。沈约《武帝集序》:“国谟蕃政,存者犹多”。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入北京,思宗自缢煤山。五月十五日福王即位南京,是谓弘光帝,故云“传已定”。

  “家庙”,宗祠也,此指家乡情况。贾开宗等评:“平常语正自不堪多读”。

  “狼狈”以下二句,贾开宗等评:“上句悲喜之切,下句忧危之情,想见款曲。”“鸱鸮,亦作“鸱枭”,喻奸邪之人。《汉书》卷四十八贾谊《吊屈原赋》:“鸾凤伏窜兮,鸱鸮翱翔。”《史记贾生传》即作“鸱枭”。

  岳庙

  鄂王遗栋宇,瞻拜意如何?老树霜枝直,空祠落日多。黄龙终跃马③,赤羽竟回戈。已矣钱塘水,长存潮汐波。

  校记:

  [一‘”,强善本作“照”。

  [二“汐”,本衙本作“汝”,重刻本同,误。

  笺注:

  “岳庙”,《方舆考证》卷七十二《杭州府故迹》:“岳忠武王庙在钱塘栖霞岭。《一统志》:在墓侧。宋孝宗时以旧智果寺建祠,曰褒忠演福寺,元曰精忠庙,明曰忠烈。”。此诗约作于崇祯十七年冬。

  “鄂王”,即岳飞。《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飞传》:“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赐钱百万,求其后悉官之。建庙于鄂,号忠烈。淳熙六年谥武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