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性达形迹忘。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一作云。翔。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一作盛。岂曰财赋强。”

  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惟顾况、刘长卿、邱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列,与之酬唱。乐天《吴郡诗石记》,独书“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刘太真与韦书云:“顾著作来,况也。以足下郡斋燕集相示,是何情致畅茂遒逸如此!宋、齐间沈、谢、吴、何,始精于理意,然缘情体物,备诗人之旨,后之传者,甚失其源。惟足下制其横流,师摰之始,《关雎》之乱,于足下之文见之矣。”

  《故人重九日求橘戏赠》云:“怜君独坐思新橘,始摘犹酸亦未黄。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乐天《与元九书》云:“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澹,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然后贵之。”

  “欲持一瓢酒,远寄风雨夕。”句。“万籁自生听,太空常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销。”咏声。“山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句。“舟泊南池雨,帘卷北楼风。”句。右张为取作《主客图》。

  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云:“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寄风雨夕。落叶遍空山,何处寻行迹。”

  应物《郡斋雨中燕集》,顾况和诗云:“好鸟集嘉树,飞雨洒高城。况与数君子,列坐分两楹。文雅一何丽,林堂含余清。我公未归朝,游子不待情。白云帝乡远,沧江桃叶鸣。拜手欲无言,零泪如酒倾。寸心已摧折,别离方骨惊。安得凌风翰,肃肃宾天京。”时况左迁饶州司士参军,故寓意于诗。

  朱放一作仿

  《剡溪行寄新别》云:“潺湲寒溪上,自此成离别。回首望归人,移舟逢暮雪。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发。唯有白云心,为向东山月。”

  《九日陪刘中丞宴送客》云:“独坐三台妙,重阳百越间。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不弃遗簮旧,宁辞落帽还。仍闻西上客,咫尺谒天颜。”

  《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有故不往》云:“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茰。”

  《山中听子规》云:“幽人自爱山中宿,又近葛洪丹井西。窗中有个长松树,半夜子规来上啼。”

  《乱后经淮阴岸》云:“荒村古岸谁家在,野水浮云处处愁。唯有河边衰柳树,蝉声相送到杨州。”

  《剡山夜月六言》云:“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

  《铜雀妓》云:“恨唱歌声咽,愁翻舞袖迟。西陵日欲暮,是妾断肠时。”

  《经故贺宾客镜湖道观》云:“已得归乡里,逍遥一外臣。那随流水去,不待镜湖春。雪里登山屐,林间漉酒巾。空余道士观,谁是学仙人。”

  放,字长通,襄州人。隐居剡溪。嗣曹王皋镇江西,辟节度参谋。贞元中,召为左拾遗,不就。

  《送张山人》云:“知君住处足风烟,古寺荒村在眼前。便欲移家逐君去,唯愁未有买山钱。”

  《送著公归越》云:“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莫学白道士,无人知去踪。”

  戴叔伦《早行寄放》云:“山晓旅人去,天高秋气悲。明河川上没,芳草露中滋。此别又万里,少年能几时。心知剡溪路,聊且寄前期。”

  放《答陆澧》云:“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毗陵留别》云:“别离非一处,此处最伤情。白发将青草,相随日日生。”

  《游石涧寺》云:“闻道幽深石涧寺,不逢流水亦难知。莫道山僧无伴侣,猕猴长在古松枝。”

  顾况赠放云:“野客归时无四邻,黔娄别久桉常贫。渔樵旧路不堪入,何处空山犹有人。”

  严维赠放云:“昔年居汉水,日醉习家池。道胜迹长在,名高身不知。欲依天目住,新自始宁移。生事曾无长,唯将白接。”

  孙逖

  逖,河南人。年十五,崔齐公日用试《土火炉赋》,援翰立成。甫冠,三擅甲科。吏侍王邱试《竹帘赋》,降阶纳拜,待以殊礼。其典诰也,宰相张九龄掎摭疵瑕,沉吟久之,不能易一字。公除庶子,苑咸草诏曰:“西掖掌纶,朝推无对。”张说命二子施伯仲之礼。江夏李邕自陈州入计,缮录其集,诣公托知己之分。可谓人文之宗师,国风之哲匠也。已上颜真卿序其文。逖终刑部侍郎。

  《和登会稽山》云:“稽山碧湖上,势入东溟尽。烟景昼清明,九峰争隐嶙。望中厌朱绂,俗内探玄牝。野老听鸣驺,山童拥行轸。仙花寒未落,古蔓柔堪引。竹涧入山多,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