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渊源 民国 丁仪

●卷一

○古今韵说

诗与言有以异乎?胡诗独有韵也?曰:诗与言无所殊,古人与诗所谓长言者也,而古语、散文多谐,不独诗也。特其意浅不足感人心,乃衍为诗歌,而比兴兴焉。然言韵者亦非古。古人有均而无韵。均者,均其声也。颅甯人曰:“考自汉魏以上之书,并无言韵者。”知此字必起于晋宋之间矣。

元周伯琦《六书正讹》曰:“单出为声,成文为音,音和为韵。”李松石《音监》曰:“上古论字而未言声,逮曹植制四十二契,始有三千余声之说,其后僧宗彦作《四声等第图》,乃有六干声之广。汉魏以来之书,但言音而未言韵。魏左校令李登虽倡《声类》十篇,然亦未言韵也。其后晋之吕静因声类而撰《韵集》,于是有韵书之称。至齐汝南周彦伦辨平仄,著《四声切韵》,始有平、上、去、入之分。梁沈约本彦伦之书,借《毛诗》以为依据,参以己意,分配各韵,撰《四声类谱》。梁陈之际,诗科渐兴,隋唐以后,益重诗学,故学者莫不宗之。”

各家韵书,如王该《韵集》、周研《声韵》、阳休之《韵略》、李概《音韵决疑》、周思言《声韵》、杜台《韵略》、李节季《音谱》、释静洪《韵英》、张谅《四声韵林》、刘善经《四声指归》、夏侯咏《四声韵略》、王斌《四声论》,今皆澌灭无存矣!

齐梁之前,未言韵而言音。郑康成、孔安国、王肃、徐邈诸人有《十三经音》。戴逵、傅奕注《老子》音,李轨、王穆注《庄子》音,高诱注《鸿烈》音。以上各家音注,互有异同。陆德明《释文》曰:“汉人不作音。”或谓郑康成等撰《诗》、《书》音者,皆后人伪托云。其后唐孙《唐韵》及《经典释文》出,而诸书皆废。惟究古者,犹时取则焉。《宋史》、《明史》所载韵书叠出,几及百家。今所传者亦惟《广韵》、《集韵》、《五音集韵》、《古今韵会正韵》、《汉隶分韵》数编而已。

顾甯人《音学五书》曰:“三代以上,言文不言字。李斯、程邈出,文降而为字矣。两汉以上,言音不言韵。周颐、沈约出,音降为韵矣。”宋王应麟曰:“隋陆法言为《切韵》五卷。”宋陈振孙《书录解题》曰:“韵书肇自陆法言,于是有音同韵异,若东、冬、锺;虞、鱼、模;庚、耕、清、青、蒸、登各部之分。汉魏以前,未之有也。”唐孙以为谬略,复加刊为《唐韵》,宋时重修,名曰《广韵》。今《切韵》、《唐韵》原本无传存者。《广韵》五卷,其书虽出于宋时,而庸人二百六部之分目具在,自唐至宋用韵不异,(今与《集韵》并盛行于时。)是唐承约之谱,而宋承唐之遗也。

《魏书》、《江式传》言吕忱弟静,仿故左校令李登《声类》之法,作《韵集》五卷,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文字,兄忱为隋秦王作《韵纂》。唐又有官韵,(详后)。宋又有《礼部韵略》,(详后,皆当时开科取士用者。)丁度撰《集韵》,司马光因《集韵》修《颣编》,吴械作《韵补》。(详后)。元初黄公绍依《韵略》纂《韵会》,皆就所见分部列目,约于此者广于彼,或以其广也,又从而约之。即明洪武时所修《正韵》,今常用者是矣。

昔人韵书,分部列目,大抵以唇、齿、喉、舌、龌、鼻为依归。第细按之,讹谬百出,音读参差,实无所据。古韵无论矣,即以今音准之,四支一韵,庞杂犹甚。即如支音有二读,曰“之”、曰“讥”。故奇、仪、移、皮、时、兹、咨、狮同韵可也,儿、碑、卑、悲等字入韵,则古音矣。(儿,古音倪,碑、卑,古皆音皮,悲音亦皮。)已觉不类。而推、逵、危等字入韵,尤为可笑也。五微,北音读如委,故帏、围与之同韵,乃为、危等字不入五微,而入四支,何也?古韵微、支、齐、佳、灰本为一韵,今反不通。他如元韵三音,先韵二音,东、冬分目,江、阳别部,(江、阳以今韵论。)亦何所取义哉!(江,《广韵》、《集韵》皆列四江。《音韵阐微》云是宋剀渊改为三江。古与东、冬通,其字旁从工,从空,从春,从童,从农,从丰,从息,从宗,皆东、冬韵中字也。《说文》以之取声。北人读江如姜,词曲家沿之,为江、阳韵。吴才老《韵补》亦通阳韵,是宋时已作姜音矣。顾甯人以谓非,引古文一百六十余条,并读如工。又引唐张说诗及《更》、《分》二铭。盖唐开元、大历间尚为工,至宋《符瑞志》沈演之《嘉禾颂》始与阳为韵。然予读王粲《七哀诗》:“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上下句叶已入阳韵矣。)

即以喉、齿、唇、舌、龄、鼻切韵论之。一韵之中,如“悲”为唇音,“推”为龌音,“咨”为齿音,而又有子声半律,杂出无次。(详后《切韵》)。不知当时何本,而墨守陈规,不敢稍易步趋。唐人功令通用者多,故《广韵》声中有一字收三声、四声者,殊有见也。而今日之《正韵》,既无科举之束缚,犹习而用之,亦盲从者乎?

古韵精研,其该博莫过于宋吴械(才老),绝学肇始,前无古人。朱子释音,多采其说。根据书目,五十余种,顾其所引,尚不止此,大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