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如此说诗,恐少陵命笔之际,尚未尝措意及之也。

少陵又有《江亭》诗云:“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沈归愚于《唐诗别裁》卷十批颔联云:“不着理语,自足理趣。”又于末联后批云:“与上六句似不合。”盖不知此乃诗人反衬之笔,意谓物皆得所,己独无依,纯是抒情,非专在明道也。断章取之,遂难通贯,亦失少陵之本怀矣。后复有以此乃少陵悟道之征者,失之弥远,解遂成魔,不可不知也。

石曼卿有《题张氏园亭》云:“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斗明霞。富迎西渭封侯竹,地接东邻隐士瓜。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纵游会得无留事,醉待参横落日斜。”诗确是好诗,阅题自知其情志之所在。而程明道乃称其颈联“形容得浩然之气”,张师雍即尝以此语问伊川;伊川素来非难作诗,且以少陵所作为“闲言语”,乃亦沉吟而称“好”。(见《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一。)而朱文公亦赞之为“方严缜密”。(见《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一。)自有诗人之诗以来,能得道学家如此称许者,可谓绝无仅有矣。然而此岂作诗之人本意所在哉!

要而论之,倘论诗之是否具有哲理,首当明作诗者作诗时之切实感受,而不得捉影捕风,见风即雨。倘以参悟论,庄生已言在在皆道,禅师亦谓事事能参。审是以观,则《西游》、《封神》,《道藏》可入;《西厢》、《红楼》,《大藏》须收矣。所欲既可随心,尚何取于类聚群分哉!

五日诘难旧有哲理或故实而拓展成诗者。如白香山《读老子》云:“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此意甚得,而诗情则未备,此意亦人所易得也。又《读庄子》云:“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此则已复回于世俗之见,虽不作可也。

按如是之哲理诗,非洞明哲理,学多自得,且深具诗心者不能为也。《濂洛风雅》,犹多浅语,惟彭尺木《一行居集》所附《儒林公案拈题》,以禅诘儒,发人深省,精微殊难到也。书不易见,故全录之。

《儒门公案拈题》

乙巳岁冬,知归子闭关文星阁下,禅课之余,提起儒门公案,辄成拈颂六十余首。其后六年,自钱唐归里,闭关如故。重披旧稿,笔削再周,破格之谈,每多骇俗。游方之外,罕遇知音。离此二途,毕竟是谁家鼓笛?咄,漏逗不少。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知归子曰:道是什么?闻个甚么?

(笊篱终日漉西风,漉尽西风两手空。古路行人留不住,杜鹃啼破夕阳红。)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或问如何是一?知归子曰:百杂碎。

(此是尼山选佛场,声传空谷绝思量。江南三月春如海。莫向花枝话短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或问颜子所乐何事?知归子曰:得过且过。

(唐虞世远剧萧条,春到柴门色转饶。借问颜生何所乐,不将余事混箪瓢。)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知归子曰:好消息。

(曲肱而枕信无聊,曾听《钧天》到九霄。昨夜前溪风雨过,千番花片泻寒潮。)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知归子曰:且看他向甚处安身立命!

(电光影里展经纶,入水和泥太苦辛。行尽普贤毛孔内,莺飞草长不知春。)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知归子曰:谁为能绝,谁为所绝?

(春风一夜满园林,橐龠难窥造化心。几度花开又花落,行人到此莫沉吟。)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知归子曰:开口动舌的是甚么人?

(说尽《六经》非有字,道通三绝本无文。晓来曳杖庭前立,目送飞鸿入远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知归子曰:是谁不舍?

(泻尽千春与万秋,谁从当念识归休。白云锁断武陵路,竟日无人花自流。)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知归子曰:元来不值半文钱!

(锦绣围中百戏场,皇王帝伯费评量。竿头不负丝纶手,老向清波有谢郎。)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知归子曰:胡饼里讨汁。

(鹤书曾未到山家,一道清泉带晚霞。长日松风消不尽,更邀邻舍话桑麻。)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知归子曰:南无观世音菩萨。

(重岩绝壑水弯环,结个幽栖断往还。唯有白云关不住,和风和雨到人间。)

是知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