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捕兵把(原作“把”)(原作“把”)四众一齐锁了,——三徒忍手不动——径送县官勘问。适然县官迎接上司,且把唐僧师徒收监。 四众一齐锁了,——三徒忍手不动——径送县官勘问。适然县官迎接上司,且把唐僧师徒收监。 行者知道师父难星将满,只有今夜一夜监星,他故不显神通,同师父坐了一夜。三更时分,分付众土神去县官面前与寇洪面前托梦,说:“我师徒打退强人,送转财物,反遭缧绁。叫他明日速速发放。”土神领命,二处托梦已讫。不觉天晓,县官正要发放四僧,又见寇梁进递解状,也要救出四僧。于是师徒脱难,径上雷音。不知见佛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三藏见佛求经 
  活表唐僧四众脱难,来到佛地,胜景非常,经声载道。三藏马上舒怀。行者言曰:“师父,遇见假佛尚且下拜,至此怎么还不下拜!”三藏闻言,慌得翻身跳下马来。早见一仙童,迎入玉真观,有许多仙真皆来相见。本观安排茶饭,款待已毕,令仙童烧汤与圣僧沐浴净身,天明上灵山参佛。三藏坐禅,等到天明,众僧指引他师徒到了凌云桥。只见一稍子撑着一只无底船来接。行者知是佛祖与师父脱凡,他就先跳上船。三藏见船无底,不肯上去。行者挟师父上船,落在船底一过。行者扯起,三藏埋怨。行者道:“师父莫怨,此是佛祖替你脱凡胎。你不信,水上尸骸是谁的?”三藏看见垂泪。船已到岸,行者扶师父上岸,船已不见。三藏于是欢悦。
  四众直至灵山上,到了雷音寺,四众躬身而进。只见两傍四金刚、八菩萨、三千揭谛,十八伽蓝,如来坐在中堂。三藏带三徒—一行礼已毕,呈上求经文牒。如来看完,遂言曰:“弟子听言:你东土物广人稠,多贪多杀,不遵佛教,不向善缘,故皆堕落幽冥,变成物类。虽有孔丘仁义之教,怎(原作“曾”)奈有放辟邪侈之徒,难超灾孽(原作“蘖”)。我有三藏真经,一藏谈天,一藏说地(原缺“地”),一藏度亡,共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篇,诚修真之经。”分付阿难、伽叶引唐僧经库领经卷。阿、伽二尊者要与唐僧讨人事,三藏道:“没有。”二尊者道:“白手怎能取经!”行者放刁道:“我与你见佛祖。”二尊者连忙扯住,道:“我是戏言,你来领经。”三藏连忙接经,一卷一卷包裹停当,驼于马上。
  三藏转至佛前及各菩萨,—一拜谢已毕,四众登程回转东土。幸那经库阁上有一尊燃灯古佛,见二尊者以假经付与唐僧,心甚不忍,忙差白雄尊者赶唐僧转来,取过真经。他四众未转多路,只听一阵香风,半空中一只手来抢去马上经卷。行者承势赶上,只见经本落地,都是白纸。三藏啼哭不已,行者道:“师父莫哭。此必是阿、伽二尊者未得人事,故以假经谎我,此抢经者必是何神指教我等,转去见佛。”
  四众一齐转至佛前,详陈二尊者假经之故。如来道:“经果不非传,经果不非付。待我与二神说过,叫他付你真经。”三藏得了真经,师徒拜辞如来忙转。方出寺门,观音合掌与佛祖言曰:“当日世尊命弟子往东土寻取经人,限五千零四十日要真经到东土。今他走了一十四年,算来只少八日,他步行怎生得到?望我佛祖赐他步云转国,方不过限。”如来闻言,即命部下金刚驾云送他转京,交付经文。金刚领法旨出门,高叫:“取经人,我领如来法旨,引你回转东土。”三藏闻言,依着金刚,行了一步,须臾步在云端,径回东土。又听下回分解。 
  唐三藏取经团圆 
  却说金刚送圣僧去后,那揭谛(原作“蹄”)、功曹见观音菩萨,言曰:“向日我等承法旨,暗护唐僧取经。今功成完日,将他灾难簿呈还菩萨。”菩萨看簿,见路走十万八千,难逢八十(原缺“难逢八十”四字)次,还有(原缺“有”)一次未满。即忙分付功曹、揭谛(原作“蹄”),去叫金刚,把它放在通天河西,再难他一次,又驾云送他回京。功曹、揭谛(原作“蹄”)领命前去,与金刚言毕上项等事。
  忽然三藏师徒堕落通天河西。四众骇然。行者道:“来时得老鼋渡过,正在此河。”言未毕,只见老鼋叫:“师父,我来渡你。”他师徒仍旧踏上老鼋背上,将到东岸,老鼋问曰:“师父,替我问如来寿数么?”三藏茫然无对。老鼋知他未问,就将身沉下水去。原来他徒弟白马,俱能浮水,只有三藏,如今亦脱见胎,被八戒一手挽上,只是湿了经卷。他师徒取在石上一晒,不觉经尾沾破,至今《本行经》不全,职此故也。三藏哀叹,行者解曰:“师父莫忧,此正是造化忌全之说(原作“悦”)也。”言毕,只见金刚又来,驾云送他师徒东行。
  岂知大宗自唐僧去后,在西安关外建一座望经楼。太宗正出朝登楼,忽见三藏师徒正到。金刚道:“汝等下界付经,我在云端等汝等复(原作“伏”)回西天。”言毕,四人从空而下。多官报知:“陛下,圣僧回也。”太宗亲自下楼迎接,乘龙车同三藏进朝。太宗坐殿,唐僧师徒跪在丹墀。帝问曰:“此三人何也?”三藏道:“贫僧路上收的徒弟。”朝拜已毕,大宗赐唐僧坐下,问:“有经卷么?”三藏令三徒取出经卷来献。三藏接过,递与太宗。太宗见此经毫光灿烂,甚是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