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的人都觉得这事奇怪,有年老有些儿见识的说道:'依我看王二的疮,就是那老和尚治好的,那老和尚是个有道行的圣僧,必是他老人家看见王二病的可怜,用法木将疮治好。’满船的人见这人如此说,也都附和说是老和尚显神通。只有那个和王二同行的少年,因受了老和尚的叱骂,心恨不过,不承认老和尚有神通。说老和尚若真有这样大的神通,何不当众说明替王二治疮,也好扬扬名呢。同船的人道:'老和尚又不是做外科医生的,完全是出于一片慈悲之心,要人扬甚么名?我看他老人家就是怕知道的人多了,传扬出去,以后求他老人家治病的太多,推也推托不了,难得麻烦。因此故意说王二装假,好使人不疑心是他老人家治好的。’"
  "经过这回事以后,不到两三日,长沙满城的人都知道老和尚有法术,能替人治不治的病。等老和尚一到长沙化缘,就有许多人抬着病人或搀扶着病人,跪求老和尚诊治,老和尚一口咬定不会治病,王二本不害疮,不干他的事。然曾当面跪求老和尚的,老和尚虽睬也不睬,但是病人回家,多有登时就好了的。"
  "一口清晨,南门的城门才开,就进来个六七十岁的老婆婆,左手牵一条大黄牛,右手握一根树枝,走进城来,就立在城门洞卜不动。经过城门洞的人一看这黄牛,都大惊叫怪。原来这黄牛全体与平常的黄牛无异,只有一颗头是人头,头上也有两只角,并看得出这人头的年纪,大约已有四十来岁了,是一个做工人的面貌。城门口陡然来了这们一条怪牛,凡是经过这地方的人,谁不立住脚问这怪牛的来历呢?老婆婆初时只流眼泪不说话。后来围着的人越来越多了,老婆婆才连哭带诉的说出来。原来南门城外十多里,有一个姓张的木匠,因手艺平常,没有多少人家雇他做本器。张木匠只有一个老母,已有六七十岁了,没有妻室儿女。张木匠平日对他老母虽不能尽孝,然左右邻居都还不见他有忤逆的举动。"
  "这年因田里收成不好,雇木匠做工夫的人更少了,张木匠渐渐不能养活他母亲。不知怎的,张木匠忽然起了狠毒的心,心想:我若不是为有这个老母,独自一个人,天南地北都能去,怕甚么没有饭吃。何不买点儿砒霜来,将老母毒死了,独自出门去吗?张木匠一起了这念头,就跑到药店里,推说要毒耗子,买了一包砒霜。又跑到熟人家借了两升米,提回家交给他老母道:'你老人家自己煮饭吃罢。我还有要事出去,须到夜间才能回家。这里还有一包好东西,煮好了饭,就把这包东西拌在饭里,那饭便非常好吃,一点儿菜不用,吃下去并能几日不吃不饿。’他母亲信以为实,欢天喜地的收了。张木匠随即走了出去。
  "他老母刚待洗米烧饭,忽听得外面有人高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张母走出看时,只见一个老和尚,身体高大,头戴昆卢冠,身披大红袈裟,左手托紫色钵盂,右手握铁如意,右膀上挂一件灰色面的皮袍,立在大门口向张母说道:'老僧是特来府上化缘的,只是我并不白化,能化给我十串钱,我这件皮袍就留在这里。"张母道:"可怜,可怜!我家连饭都没得吃,哪里来的十串钱,请到别家化去罢。’老和尚道:"便没有十串钱,少化些也使得。’张母道:'我家一个钱也没有,拿甚么化给老师傅呢?’老和尚道:"实在没有钱,米也是用得着的。’张母道:'我家仅有两升米,还是我儿子刚才提回来的。’老和尚道:"就是两升米也罢,这件皮袍我出家人用不着,留在这里,给你儿子穿罢!’张母见两升米能找一件皮袍,自是很欢喜的,将张木匠提回的两升米,都给了老和尚,老和尚接了米,留下皮袍,自敲着钵盂去了。张母因没有了米,不能烧饭吃,只是忍饿等候儿子回来。"
  "张木匠直到夜间才回,自以为老母是已经吃下砒霜死了的,打算回家收尸,谁知进门见老母还坐着不曾死,不由得心里就冲了一下,连忙问道:"我白天拿回来的那包好东西,不曾拌在饭里面吃吗?’张母还喜孜孜的说道:'决不要提那包好东西了。我从你走后,直挨饿到此刻,一颗饭也没得入口。’随即就将和尚来化缘的情形述了一遍道:'皮袍现在床上,你拿起看看,明日拿到城里去卖,必能多卖些钱。’张木匠听说两升米换了一件皮袍,心里也禁不住欢喜。拿起皮袍看了几看道:"我活到四十岁,还不曾穿过皮袍,且穿上试试看。’说着,将皮袍向背上一披,想不到皮袍刚一着身,张木匠便立不住脚,身体不由自主的倒在地下,口里联珠般的叫痛,顷刻之间,全身都已变成一条黄牛了。只有面孔不曾变换,口里仍能说话。这一来,把张母吓得痛苦起来,张木匠亲口向张母供出买毗霜毒母亲的心事来,道:'这是上天降罚,将借我这个忤逆子,以警戒世间之为人子不孝的。娘只有我一个儿子,于今我既变了牛,没有养活了,娘可牵我到城里去讨钱,看的人若问我的来历,娘只用树枝在我背上打几下,我自然会供给众人听,若不忍打我,便说不出来。’张母心里是不忍把儿子变成的牛牵出去讨钱,然肚中饥饿难挨,张木匠哭着求张母牵出去,好慢慢的减轻些罪孽。"
  "张母只得牵迸城来,在城门洞口见聚集的人多了,大家盘问来历,张母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