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舍得儿子远离,竟慨然与他具疏辞职,谁知上了三疏,圣旨不允。刘瑾又不敢再上,便收拾行装,打发儿子赴任。刘化凤无可奈何,只得带了十来个家人,择吉起程。
  先往河南,寻问袁家消息。一径进了开封府,便寻寓所歇下,悄然跟了一个家人,到外边寻问在抚院里做吏书的袁家。那知袁七襄已有十余年不在衙门,人都茫然不知。且问了名字,一发都不识得。迭连寻了四五日,没个影儿。因想道:「除非到抚院里一问,自然晓得。」次日清早,步到都察院前,逐班挨问,都没个姓袁的。偶然有一人说道:「除非当初十年之前,有个袁之锦,曾做抚院里书办,如今高高的升了四品黄堂之职。莫非就是他了。」刘化凤道:「他家里住在甚么所在,待我去问问,或者是他亦不可知。」那人道:「他家里因黄河冲决,又已漂没,夫妻两口,只在任上作家了。」刘化凤道:「这等说,当初曾在那一家依附吗?」那人道:「这倒不晓得,彼时他已不在衙门,我等没甚事往来,故就疏远。后来零落之状,他也瞒着人的,那里知道。但这城里袁氏甚多,也有一面不相识的,也有通谱的,也有同宗的,问他或者晓得,亦未可知。」刘化凤道:「我们外路人,初到这边,人生路不熟,望乞指教几家名号,以便寻问,感戴不浅。」那人道:「祥符县前,便有个姓袁的,一向在外头做客,近日才回,他家里现贴着袁之锦的喜单,可曾去问问吗?」刘化凤道:「这到没有见得,既有这个踪迹,小弟如飞就去。」便向那人谢一声,拱拱手别了。忙走到祥符县前,逐家挨看,果有个小门面里,贴着报单,上写到:
  捷报贵府老爷袁讳之锦,特恩钦升陕西巩昌府正堂。
  却说袁化凤看见了,喜之不胜,连忙跨进门里,叫了一声。那姓袁的恰好在家,出来接着,到里面作了揖,拱他坐下。你道那姓袁的是谁?原来就是袁吉,向来受叔父托付本钱,到京里买卖,并寻访兄弟消息。谁知找寻了十余年,不见一些踪迹,近日闻得叔父己升陕西太守,思量要去看看,故此买了些北货,乘便带回去发卖。也是天缘凑巧,恰恰袁化凤寻到他家里,连忙出来相会。那知是同堂兄弟,只认做异方宾主。施礼坐定,便开口问道:「尊兄高姓,从何处来?」刘化凤道:「小弟姓刘,其实本姓也是袁,近日从北京来的。」袁吉道:「原来是宗兄了,今日光降荒居,不知何事见教?」刘化凤道:「门苜喜单上讳之锦的,与宗翁是甚么相称?」袁吉道:「就是家叔。」刘化凤道:「小弟特为要访寻个袁之锦,因见令叔名姓相同,故此特来惊动,相问一声。」袁吉道:「宗兄与家叔有何相契,今要问他甚事?」
  刘化凤道:「令叔今年多少贵庚,尊婶出于谁氏?望乞示知。」袁吉道:「家叔今年四十四岁,婶母谢氏与家叔仅小两年。」刘化凤见所言皆合,心中暗喜。忙又问道:「十年前,令叔可曾在北京地方,弃下一位公郎吗?」袁吉惊道:「此话何处得来?当初家叔一子,未满周岁,曾被了大难,果然弃在北边的。累小弟准准寻了数余年,至今并无信息。宗兄问及此情,想必知道他下落吗?」刘化凤见说得一发是了,便问:「令弟可曾有名字,何日所生,遗弃时曾有凭记否?」袁吉道:「舍弟取名袁化凤,腊月十五丑时所生,婶母曾将姓名居址,血书于里衣之上。」刘化凤听到此处,逼真是生身父母无疑了,便立起身,上前抱定袁吉,大哭道:「哥哥,则我便是袁化凤。抛离父母多年,不孝已极。我是你兄弟,也险些认为陌路了。」袁吉听说就是兄弟,又惊又喜,话也讲不出来,又看定了袁化凤,嘻嘻的笑。
  袁化凤恐他不信,便在怀里取出血书小衣,递与袁吉。袁吉接来一看,方才哭道:「这等说,果是我兄弟。你今年已该十二岁了。当初与你分散,尚在襁褓,如今已是个俊秀少年。只是我为你访寻十余载,不得见面,今日却自己踱进门来,岂非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只不知兄弟一向谁家抚养,可曾读些书了?」袁化凤道:「兄弟当初,亏得刘瑾太监采木回京,抱归抚养,立为嗣子,享用奢靡,并未尝吃苦。后又延请名儒,四载灯窗,颇知文义。今巳授了广东肇庆府阳江县知县,特去赴任,故此迂道至家,寻问父母,不想幸遇哥哥。」袁吉惊喜道:「你年纪尚少,如何便得做官?」袁化凤道:「有个缘故,与兄说明。」便将刘瑾当日隐瞒踪迹,亏了正德亲幸私第,召来面见,并盘问刘瑾从幼净身不应有子,并追求血衫,验出底里,及次日赐职的话,述了一遍。
  袁吉道:「原来兄弟十二年,尚认作刘氏之子。若非天子根究本源,那知出于袁氏嫡脉。」袁化凤道:「爹娘当日,不知有何患难,以致如此,后来又怎生得此高职?」袁吉道:「说来话长,然亦不可不说。」便先将冯国士贪图庇护与袁七襄指腹联姻,后来冯国士中了进士,与尤寡悔设计赖婚,并袁七襄被事系狱,谢氏进京营干被三法司祛遥,遇强僧邀入,把儿子遗弃的话,细细说知。袁化凤好生悲苦道:「不想吾父母俱遭此难厄,哥哥也受此惊险,后来父亲怎生脱狱,冯家终久作何情态?望哥哥讲个详细。」袁吉便又把袁七襄事后授职,并冯家趋炎奉势将女儿与王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