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高士达,招兵买马,共得五万余人,打州劫县,据地称王。又有一人姓李名密,字玄邃,辽东襄平人,辅佐杨玄感为王。有大将翟让、李世囗、王伯当,起兵黎阳,占据荥阳郡,所向皆捷。据兴洛仓,复驻扎巩城,声势大振。朱仙起兵南阳,称为楚帝。郭子和起兵榆林,号永乐王。王须拔起兵恒定,号漫天王。又有刘武周、林士弘、李子通、邵江海、刘元进、江华、徐圆朗、左才相、梁师都,各各占据城池,互相征伐。遍处表章不绝到枢密院来。炀帝闻报,惊慌无措,御笔亲写诏书,钦差右骁卫将军唐国公李渊为太原留守,虎贲中郎将王威、虎牙中郎将高君雅二人为副留守,调遣关右十三郡军马征讨群贼。
  却说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氏。其祖李虎仕魏有功,封唐国公。父李(日丙)袭封其爵,生渊于长安,胸生三乳,立性仁厚,袭封唐公。取窦毅之女为夫人,生四子:长名建成,次世民,三玄霸,四元吉。李世民年方四岁,有书生见而异之,叹道:“此子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厚待书生,既而辞去。李渊惧其语泄,使人分头追杀,竟无踪迹,因以为神。故采其语,名世民。有诗为证:
    龙姿凤表自天成,首出能教海岳清。
    济世安民真帝主,行看四野息烟尘。
  再说李渊奉旨率领高君雅、王威二将,长子建成、次子世民,起马步兵五万,征讨众贼。虽然屡战屡胜,争奈盗贼甚多,朝降暮反,只有山西、河南附近地方,略为平静。忽报边城军士结连胡虏作叛,势甚猖獗,官军屡败,求兵救拔。吏部侍郎裴矩力劝炀帝亲征,炀帝敕虞世基为总兵都督大元帅,带领马步军兵三万为前队,炀帝自统精兵七万、战将百员,御驾亲征。大军将到雁门,虏王突厥撤围而走,诱隋炀帝军马入关,亲督铁骑四十万,攻打雁门劫驾。金鼓之声,振动天地。正是: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入平林被犬欺。
  不知炀帝如何退敌,再听下回分解。
  ------------------
  
第四十回 禅师坐化证菩提 三主云游成大道
  诗曰:
    逝水滔滔不断流,浮生寄这似虚舟。
    垂髫童子霜堆鬓,矍铄禅师雪洒头。
    回首功名成大梦,俯思荣辱付浮沤。
    释归极乐玄骖鹤,万古传扬姓字留。
  话说隋炀帝被突厥围困于雁门关,众皆危惧。帝遣元帅虞世基率精兵开关出战,大败而归。炀帝大惊,诏天下募兵,守令勤王。当下屯卫将军云定兴知天子有难,聚集豪杰,起军发马,赴边塞救驾,惊动一个年少英雄,年方十六,聪明勇决,识量过人,前来应募。却是太原留守大将军李渊之子李世民,来见云定兴献策道:“突厥敢举兵围天子于雁门,必谓我等仓猝不能赴援。今白昼则引旌旗,左出右入,东进西退,令数十里不绝;黑夜则金鼓之声相应照会,呐喊不息。猾虏必疑援兵大至,望风而适矣。”云定兴依其计,果然突厥疑有大兵,渐渐散围,不敢逼迫。不半月间,各郡救兵皆到。突厥闻知,解围而去,炀帝方得还朝,大赏众将。自此李世民之名,四海尽知,英雄钦服。
  李世民见天下大乱,盗贼满前,已知隋室将亡,阴有安天下之志,轻财养士,结纳贤豪。有一谋士,姓刘名文静,又一宫监,姓裴名寂,旨与世民相善,密议大事。刘文静道:“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围逼东都,刘武周已据汾阳宫,群盗殆以万计。当此之际,有真主驱驾而用之,取天下如反掌耳!太原百姓,皆避盗入城,刘某为令数年,尽知豪杰,一旦收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统之兵,复且数万。一令之下。谁敢不从!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半年间,帝业成矣。”李世民大悦。对父李渊道:“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盗寇,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李渊大惊道:“汝安得出此言?取灭族之祸也!”次日,李世民又道:“目今盗贼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贼,贼可尽乎?愿大人早定大计。”李渊笑道:“吾夜间思汝之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丧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世民和裴寂设计,暗嘱宫人张、尹二妃设宴宫中侧殿,待李渊酒酣,二妃拥抱,同卧龙床,恣乐通宵。次日,李渊怕事露,定计杀了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二将,遂作符饬内宫监库物赏军,改换旗帜,军声大振。先据晋阳,又取长安,开仓库赈济穷乏,改立白旗,聚集文官武将,大小军士,宰牛杀马,祭赛天地诸神,誓众于野,作檄文遍达各郡。又差众官迎接代王侑即皇帝位于天宝殿,改元义宁元年,大赦天下。时隋炀帝驾在江都,遥尊为太上皇。李渊自立为唐王,都督内外诸军事。
  此时宇文化及、宇文智、司马德勤、裴虎、孤行达等,扈炀帝在江都,闻知长安李渊有变,自为唐王,心下不平,奸党合谋,于大业十三年夏四月,弑炀帝于玄门之侧,立秦王浩即皇帝位。探马报到长安,李渊大哭,聚众官发丧挂孝,望江都遥祭。当下诸大臣谋士皆有尊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