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揭起帘子,一阵异香袭人,一个女子遮着脸往花园里去了。但见:
  婉若游龙,轻如飞燕。淡扫蛾眉,却嫌脂粉污颜色;松笼蝉鬓,天然风致胜铅华。裙拖湘水,织就一枝梅。髻挽巫云,斜簪三寸玉。对客欲回遮舞裙,见人惊走露莲钩。
  原来有座花园在后河岸边,须从客厅前过。银瓶住着一间小阁子,在花园旁边。每晚去花园内小亭上,或是弹琴看书,和樱桃侍女斗骨牌顽耍。这日李妈叫他采茉莉花儿晚妆,不知有客,走不迭,使一柄湘妃金扇遮着脸,笑嘻嘻过去了。险不把翟员外,惊开五叶连肝肺,酥透三魂邪骨心。问巫云过去是谁,云姐笑道:“翟大爷,你猜猜。这就是你算计的那人儿。只怕你的福小,消受不起。”翟员外知是银瓶姐了。呆了半晌,问云姐今年十几岁了。巫云道:“今年十六岁。长的苗条,就是十八九岁的。又称他阮、筝、琵琶、琴棋、书画,在沈员外家就学全了。俺这门里还学不到他精处。俺太太不叫他见人,知道他出来还了得。”翟员外和巫云说:“我拚出一百两银子、四匹尺头,和你太太说,我梳笼他罢。”云姐笑道:“俺太太要一千两银子下财礼,还怕不肯。你说梳笼他,这又是巢窝里讲包月的话了,少也得三五百两银子。还怕俺太太不肯放口哩。我不敢说,你另央人探探口气儿。”又道:“俺太太常喜郑玉卿会吹得好箫,你着他来说过,俺再替你帮衬。”喜的翟员外摇摇头,大踏步去了。不知将来银瓶和翟员外姻缘成否如何,有分教花柳巷中癞蛤蟆空想天鹅肉,雨云台畔野鸳鸯别续塞鸿群。
  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五回 给孤寺残米收贫 兀术营盐船酬药
  风吹花片过溪头,或落重或落沟。
  奴有卫青能尚主,功如李广未封侯。
  穷通每自机缘合,巧拙难将理数求。
  邹衍谭天聊自慰,免将幽愤看吴钩。
  却说那徽宗朝一个有权有势的蔡京,他父子宰相,独立朝纲,哄的道君皇帝看他如掌上珍珠一般。不消说那招权揽贿,天下金帛子女珠玉玩好先到蔡府,才进给朝廷。真是有五侯四贵的尊荣,石崇王恺的受用。把那糖来洗釜,蜡来作薪,使人乳蒸肉,牛心作炙。常是一饭费过十金,还说没处下箸。何况用的粳米,不知又费过多少淘洗拣择,才敢下锅作饭。他那大掌家翟云峰,又是一个小宰相。六部大堂都是通家相与。一饭常宰十只羊,只用羊耳后一块肉,名白羊汤。因有席请客百十余位夜饮,想鸭头羹吃,不勾片时,就各人面前一碗。坐客大惊,又戏说还能再添一碗没有。翟管家说快添,不多时又是各人一碗。坐客再不敢言语了。只此一两事,可知权贵家暴殄的物件不可计算。那得不报应在后。
  当时有一座给孤寺,与蔡京大师家紧邻。寺中有长老,甚有道德,守的普贤戒行。不看经,也不化缘,只领着徒弟们打草种田。拾这路上抛撒米豆菜根,大众同吃。见这蔡太师家一条阴沟,每日从寺前流过,那些剩的残饭,水面上的荤油,有二三寸厚。长老取一竹笼,将这些粳米层层捞出;用几领大芦席晒在殿前。也有些南笋香簟、燕窝麻姑,只用了嫩稍,俱撇在阴沟里。长老每日都一一捞出晒干,一封封包记。不止一年。及到金人将乱,蔡京父子先贬了远恶地方,行至半途取回正了法,把家抄籍。那寺里陈米,通通有十余囤;晒的干菜有几十篓。这长老也不肯自用,做了十数个木牌子,都写着蔡府余粮。每十石米是壹囤。
  到了东京大变,这些权臣家贬杀抄没,人口俱亡。只有蔡太师之母,封一品太夫人李氏,年过八旬以外,得因老年免罪。发在养济院支月米三斗。后到汴京失了,另立起张邦昌,谁还有管那支月米的。这些富民乞食为生,何况贫人。这老夫人左手执一根拄杖,右手提一个荆篮,向人门首讨些米度日。也有知道的,给他碗米。那不知道的,和贫婆一例相看,谁去睬他。一日行到给孤寺前,长老正在门前拾那街上残米。蔡老夫人走到面前。忙来问讯化米。长老不认,细问缘由,才知是太老夫人。不觉慈悲,念了声南无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观音菩萨。把那老夫人请入方丈,忙忙待茶。又备一盘点心,一大盆粟米粥,一碟的萝卜,一碟椿芽。老夫人吃完斋,待去,只见长老取出一本册子,上写某年月日,收蔡府内余粮若干。通计有八十余石,干菜五十余筐。那老夫人点了点头,才知道福祸灾生天不佑。官随禄尽命难长。长老合掌当胸,“禀上老夫人,此寺中有延寿堂,是接待十方老病大众的。如今不开丛林,久无人住。就请老夫人权住在此。把小门塞断,另开一门,招一个老贫婆服事。”指着寺中的陈米说道:“这原是蔡老爷的口禄,还该太太享用。老夫人只用这一囤,十石也还用不了。其余剩的米,也就着施给行路贫人,完了一场功果罢。”不二日,收拾起一所延寿堂来,支锅盘炕,请老夫人搬了住。恰好街上一个寡妇,无儿无女,情愿来吃现成饭,和蔡老夫人做伴。寺门挂一个施米牌,上写残米留众,米尽即止。
  寺前立了一个茶棚,板凳十条,宽桌数张,摆些粗碗木筷。也有吃粥的,也有讨米的。东京城里善士们,见给孤寺有此好事,都来送米送柴,人心好善,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