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目录>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

<篇名>茯苓四逆汤方

属性:茯苓六两 人参一两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
一枚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解】
表里之病,治不如法,先过汗后复过下,或下后复汗,误而又误,变成坏病。若其人
阳盛而从热化,则转属三阳,阳衰而从寒化,则系在三阴,此二条烦躁皆坏病也。烦
躁,虽六经俱有,而多见于太阳、少阴者,太阳为真阴之标,少阴为真阳之本也。未
经汗下而烦躁,多属阳,其脉实大,其证热渴,是烦为阳盛,躁为阴虚。已经汗下而
烦躁,多属阴,其脉沉微,其证汗厥,是烦为阳虚,躁为阴盛也。夫先下后汗,于法
为逆,外无大热,内不呕渴,似乎阴阳自和,而实阳虚阴盛。所以虚阳扰乱于阳分,
故昼日烦躁不得眠;盛阴独治于阴分,故夜而安静;脉沉微,是真阳将脱而烦躁也。
用干姜附子,壮阳以配阴。姜附者,阳中阳也,先用则力更锐,不加甘草,则势更猛
,比之四逆为更峻,救其相离故当急也。先汗后下,于法为顺,病仍不解,遽增昼夜
烦躁,亦是阴盛格阳之烦躁也,用茯苓四逆,抑阴以回阳。茯苓感太和之气化,伐水
邪而不伤阳,故以为君;人参生气于乌有之乡,通血脉于欲绝之际,故以为佐;人参
得姜、附,补气兼以益火;姜、附得茯苓,补阳兼以泻阴;调以甘草,比之四逆为稍
缓和,其相格故宜缓也。一去甘草,一加参芩,而缓急自别,仲景用方之妙如此。
@@@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
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注】
太阳表病,当汗不汗,先下之而愈,因复发其汗,以此表里俱虚,因虚其人致冒,理
必然也。冒家者,谓凡因病而昏冒者也。然冒家或有汗出自愈,其所以然者,非表里
俱虚,乃邪正皆衰,表里自和故也。得汗出而自愈者,和于表也;得下利而自愈者,
和于里也。得里未和,然后下之,宜调胃承气汤和之。由此推之,得表未和,然后汗
之,当以桂枝汤和之,自在言外矣。
【集注】
程知曰:冒者,神识不清,如有物为之冒蒙也。得汗出,表和而邪解矣。得表和而里
未和,然后下之,明不得以其冒而认为入里之邪,遂致妄下,亦不得以其冒而认为表
之未解,复妄用汗也。
汪琥曰:得里未和「里」字,诸注指二便言。窃思经文中既云然后下之,此专指大便
而言,若利小便,则不言下矣。其义可不辨而自明。
@@@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注】
凡病,谓不论中风、伤寒一切病也,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亡津液,施治
得宜,自然愈矣。即或治未得宜,虽不见愈,亦不至变诸坏逆,则其邪正皆衰,可不
必施治,惟当静以俟之,诊其阴阳自和,必能自愈也。
【集注】
方有执曰:阴阳以脉言,而二便在其中。两者和,则血气无相胜负,故可必自愈。
程知曰:脉以左、右三部匀停为无病。故汗、吐、下后,阴阳和者、必自愈,不须过
治也。
@@@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
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
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
?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
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
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注】
脉浮而紧,邪实也;按之反芤,正虚也;正虚邪实,邪与正争,故发战汗出而解也。
脉浮而数,邪未实也;按之不芤,正不虚也;正不虚,邪未实,邪不能与正争,故不
战汗出而解也。脉不芤,知不发战也;脉不浮,知不汗出也;脉自微,知曾经发汗。
若吐、若下、若亡血也,因内无津液,邪正俱衰,阴阳自和,故不发战不汗出而解也

@@@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
脉浮而解者,缛缓钩鲆玻宦鍪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注】
脉浮而数,按之无力,当发战、汗出而解,以其人本虚故也。脉浮而数,按之有力,
当不发战,但汗出而解,以其人本不虚故也。脉自微,曾经发汗,若吐、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