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阴最厚, 首常向腹, 善通任脉, 能大补真阴,
证深得夫潜之意者. 黄柏味厚, 为阴中之阴, 专补肾膀之阴不足, 能
使足膝中气力涌出, 故痿当家必用二者为君, 一以固本, 一以治标,
恐奇之不去, 则偶之也. 熟地填少阴之精, 用以佐龟板, 知母清太阴
之气; 用以佐黄柏, 牛膝入肝舒筋. 归, 芍佐之, 肝血有归; 陈皮疏
之,气血以流, 骨正筋柔矣. 又虑热则生风, 逗留关节, 用虎骨所以
驱之; 纯阴无阳不能发生, 佐锁阳以温之. 羊肉为丸, 补之以味. 淡
盐汤下, 急于入肾. 斯皆潜之为义.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

<篇名>滋肾丸

属性:又名通关丸
 治热在下焦, 小便癃闭, 而口不渴者.
黄柏 ( 酒炒 ) 二两 知母 ( 酒浸, 炒 ) 二两 肉桂一钱, 右为细
末,熟水丸, 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 空心下.
【集注】李杲曰: 小便者, 足太阳膀胱所主, 生于肺金. 肺中伏热,
水不能生, 是绝小便之源也; 渴而小便不通者, 肺气不得降是也. 故
用清燥金之正化气薄淡渗之药, 泻火而清肺, 滋水之化源也. 若热在
下焦而不渴, 是绝其流而溺不泄也, 须用气味俱厚, 阴中之阴药治之
.『素问』云: 无阳则阴无以生, 无阴则阳无以化. 又云: 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无液癃秘, 是无阴则阳无以化
也.须用知, 柏大苦寒之剂, 桂一钱为引, 服之须臾, 前阴若刀刺火
烧,溺如涌泉而愈. 此证一在上焦气分而渴, 一在下焦血分而不渴.
两者之殊, 至易辨耳. 柯琴曰: 水为肾之体, 火为肾之用. 人知肾中
有水, 始能制火, 不知肾中有火, 始能致水耳. 盖天一生水 , 一者,
阳气也, 即火也, 气为水母, 阳为阴根, 必火有所归, 斯水有所主.
故反佐以桂之甘温, 引知, 柏入肾而奏其效. 此相须之殷, 亦相制之
理也.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

<篇名>琼玉膏

属性: 治虚劳干咳
生地黄四斤 白茯茯十三两 白蜜二斤 人参六两以上地黄汁同蜜熬
沸,用绢滤过, 将参, 茯为细末, 入前汁和匀, 以磁瓶用绵纸十数层
,加箬叶封瓶口, 入砂锅内, 以长流水没瓶颈, 桑柴火煮, 三昼夜取
出,换纸扎口, 以蜡封固, 悬井中, 一日取起, 仍煮半日, 汤调服.
【集注】李中梓曰: 干咳者, 有声无痰, 火来乘金, 金极而鸣也. 此
本元之病, 非渐渍难以成功; 若误用苦寒, 祗伤脾土, 金反无母. 故
丹溪以地黄为君, 令水盛则火自息. 又损其肺者益其气, 故用人参以
鼓生发之元. 虚则补其母, 故用茯苓以培万物之本. 白蜜为百花之精
,味甘归脾, 性润悦肺, 且缓燥急之火. 四者皆温良和厚之品, 诚堪
宝重. 郭机曰: 起吾沉瘵, 珍赛琼瑶. 故有琼玉之名.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

<篇名>龟鹿二仙胶

属性: 大补精髓, 益气养神.
鹿角 ( 血者 ) 十斤 龟板 ( 自败者 ) 五斤 枸杞子 ( 甘州者 )
三十两 人参十五两以上用铅坛, 如法熬胶. 初服酒化一钱五分, 渐
加至三钱, 空心下.
【集注】李中梓曰: 人有三奇, 精, 气, 神, 生生之本也. 精伤无以
生气, 气伤无以生神. 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 鹿得天地之阳气最全,
善通督脉 , 足于精者, 故能多淫而寿; 龟得天地之阴气最具, 善通
任脉, 足于气者, 故能伏息而寿. 二物气血之属, 味最纯厚, 又得造
化之元微, 异类有情, 竹破竹补之法也. 人参益气, 枸杞生精, 佐龟
,鹿补阴补阳, 无偏胜之忧; 入气入血, 有和平之美. 由是精生而气
旺,气旺而神昌, 庶几龟, 鹿之年矣. 故曰二仙.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

<篇名>四神丸

属性: 治脾肾双虚, 子后作泻, 不思食, 不化食. 肉果二两 
补骨脂 ( 炒 ) 四两 五味子二两 吴茱萸 ( 炮 ) 二两, 右为末,
红枣四十九枚, 生姜四两, 切, 水煮, 枣熟去姜, 取枣肉捣, 和药丸
,桐子大. 空心盐汤下.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