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候必坚。志云。水肿于肌肉。则浮而软。水尽则肉必坚矣。余与
马同。简案、徒 以下。其义未详。甲乙文有异同。然亦未明晰。录左备考。甲乙云。徒水先取环谷下三寸。
以排针刺之而藏之。引而内之。入而复出。以尽其水。必坚束之。束缓则烦闷。束急则安静。
\x饮闭药\x 马云。必饮通闭之药。以利其水。防其再肿。志云。谓水乃尽。当饮充实脾土之药。勿使水
之复乘也。简案、马为是。
\x方饮无食\x(止)\x百三十五日\x 张云。药食不宜相混。混则难于取效。水肿既消。当忌伤脾发湿等物。
至一百三十五日之外。方保其不复矣。
\x着痹不去\x 张云。痹论云。湿气胜者为着痹。谓其重着难动。故云不去。若寒湿相搏。久而不已。当
猝取足阳明之三里穴。温补胃气。则寒湿散而痹可愈也。沈亮宸曰。溪谷、属骨。此承上文肌腠未尽之水。流
于关节则为着痹。故取阳明之三里。从腑以泻脏也。
\x骨为干\x 马云。此句与上下文不相蒙。意者乃经脉篇之说简欤。沈亮宸云。此承上文而言。骨之为病。
在骨之髓节也。干者、如木干之坚劲。是故温疟之邪。藏于骨髓。湿痹之气。流于关节。其骨如干。而不受邪
之所伤。简案、今仍马注。
\x肠中不便\x 张云。小肠不便者。不能化物。大肠不便者。不能传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故当取
足阳明之三里穴。邪气盛则泻之。正气虚则补之。
\x疠风者\x(止)\x无食他食\x 甲乙。素、作索。锐针针三字作吮一字。恶气之气作血。马云。疠、癞同。此
言刺厉风之法也。按、素问风论云。疠者有营卫热腑。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
而不去。名曰疠风。骨空论、长刺节论。皆谓之大风也。张云。食得其法。谓之方食。无食他食。忌动风发毒
等物也。
介按、疠风即癞病。又名麻风。属于慢性传染病。故凡传染之后。要过数年。方才显露。其病状则遍体麻
木不仁。甚至四肢周身。逐渐毁灭。先由手指。继而足趾。终至鼻柱。均现毁坏。面上状若顽癣。搔破则流稠
水。其未破之处。皮肤片片脱落。奇痒难当。此病可分二种。如面部臀部四肢等处。俱发红色结节。继即溃穿。
后且知觉麻痹。毛窍脱落。容貌奇丑者。斑纹癞也。如初则神经过敏。发神经痛。后则知觉渐次脱失。营养障
害。神经肥浓。面部麻痹者。神经癞也。
\x腹中常鸣 气上冲胸\x(止)\x三里\x 甲乙。常、作雷。上、作常。志云。此邪在大肠而为病也。大肠为传
导之官。病则其气反逆。是以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张云。九针十二原篇曰。肓之原出于脖 。即任脉之下。
气海也。巨虚、上廉、三里。皆足阳明经穴。按、本输篇曰。大肠属上廉。此以邪在大肠。故当刺巨虚、上廉。
若下文之邪在小肠者。则当取巨虚、下廉也。
\x小肠控睾\x(止)\x以调之\x 甲乙。熏肝下有肺字。简案、据下文刺太阴。甲乙似是。沈亮宸云。控睾引腰
脊。上冲心者。小肠之疝气也。张云。控、引也。睾、阴丸也。小肠连于小腹。若其邪盛。则厥逆自下上冲心
肺。熏于肝胃。引于腰脊。下及肓脐睾系之间也。取肓原以散之。散脐腹之结也。刺太
阴以予之。补肺经之虚也。取厥阴以下之。泻肝经之实也。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求小肠之所属也。按其所过
之经。谓察其邪之所在以调之也。
\x长太息\x 志云。胆气欲升。故长太息以伸之。
\x \x 张云。心虚貌。简案、马释为静。误。
\x呕苦\x 甲乙、千金、苦下有汁字。
\x则刺少阳血络\x 马云。则、当作侧。胆之经络。在肋之后旁。故曰侧。张云。又刺足少阳血络以平
其木。千金无则字。
\x闭胆逆\x 马云。闭者止也。孟子云。陈善闭邪。朱注云。闭、止也。
\x在上脘则刺\x(止)\x去之\x 马云。则、侧同。胃脘。上下脘之总名。如在上脘。卧针刺之。当抑而下之。
即本经上膈篇之所谓气为上膈。故治之者如此。如在下脘。则刺下脘。当散而去之。即上膈篇之所谓虫为下膈。
故治之者如此。张云。刺抑而下之。谓刺上脘以泻其至高之食气。散而去之。谓温下脘以散其停积之寒滞也。
\x邪在三焦约\x(止)\x取三里\x 志云。此邪在膀胱而为病也。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
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也。故当取足太阳之大络。(即取大络
之委阳大络经脉也)小络。孙络也。足太阳厥阴之络。交络于跗 之间。视其结而血者去之。盖肝主疏泄。结
在厥阴之络。亦不得小便矣。如小腹肿。上及胃脘。取足三里。圣济总录云。黄帝三部针灸经。言少